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音乐欣赏: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sansa2025

  音乐欣赏: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引言:

  音乐欣赏是一个包括知觉、联想、想象、注意、记忆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一种综合性的动态过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对音乐产生直接的感知,通过对音乐信息的记忆,引发学生与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样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可以进一步产生联想与想象,而这是一个审美教育的过程。音乐欣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也是初中音乐学习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加以重视。那么如何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呢?下面浅谈几点建议。[1]

  一、创设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欣赏

  1.演唱主题

  分辨每个作品的主要依据就是“主题旋律”,而这也是这些音乐作品的主要特征,初中音乐欣赏的作品大多都是旋律动听且非常典型的音乐,非常易于学生掌握,而且能够激起学生的欣赏兴趣。因此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聆听完整个作品后,马上让学生尝试着找出作品的主题音乐,由于学生是刚刚欣赏完,所以可以说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哼出几个小节的旋律,再引导学生对此加深印象,然后让学生反复演唱主题,学生就会很快的记住这个作品,甚至是形成长久记忆。

  2.节奏律动

  音乐欣赏不单单是让学生去“听”和“唱”,更要让他们的身体也动起来,参与到音乐中,让学生身心都能感受音乐,这样会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因此,在欣赏中也要让学生参与到多种形式的节奏律动中,如击打自己身体的部位、拍手、拍桌子等等,让学生对节奏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样更能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不仅凸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2]

  3.演奏创作

  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参与乐曲演奏和创作也是很好的教学方式,让欣赏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艺的好舞台,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能让学生获得自信与愉悦,享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4.乐于鼓励

  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渴望,成功可以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心情愉快,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因此,在音乐欣赏课上,要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和奖励,哪怕学生有一点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这样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也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5.分组合作

  分组学习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团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之间做到互补,从而使课堂效果更佳。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是知识水平等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6.课后延伸

  教材的内容终究是有限的,也是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因此教师要尽量的引导学生去寻找一些教材之外的作品,如电视或是电影等的一些主题歌等,让学生根据剧情的内容来分析音乐作品的作用和特点,去感受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音乐,这样做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运用对比教学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性

  对比教学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对比欣赏可以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去鉴赏音乐,在欣赏中发现不同之处,其中包括节奏、旋律、乐器、音乐体裁、表演方式等等,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不同或是细微的变化,并且通过分析比较更加深刻的感受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和能力。下面介绍两种比较教学。

  1.音乐形象的对比

  音乐形象的主要有两个基本要素,即音高关系和节奏。音高关系是音乐构成的基础,是对音乐形象创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节奏是曲调的灵魂线,曲调的构成离不开节奏,节奏的变化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音乐情绪。

  2.表现形式的对比

  经典的音乐作品通常都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欣赏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多种条件,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接受不同的演奏或是演出形式,如管弦乐、钢琴独奏、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等等,每种表现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色,通过不同环境的熏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在艺术中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结束语

  音乐是一种最富有表现力的艺术,音乐欣赏教学时一种以学生个人情感体验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活动,而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通过音乐欣赏去感染和熏陶学生,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

  音乐欣赏: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小学生人格塑造的辩证关系

    数学教学课堂,和其他思想政治课程一样,承载着德育的重要功能。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能够真正将数学知识、文化、人格辩证统一于一体。一方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能够为学生以后的成功的人生道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新挑战与应对策略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在校生的规模也在相应地不断扩大,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新挑战,并且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最终有效帮助大学阶段学生有效规范自身...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大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是受惠者在接受到他人、社会和自然等施惠者的恩惠之后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冲动,它促使受惠者为所获得的恩惠做出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大学生感恩教育就是高校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提升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的探析

    去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探究

    在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在社会劳动输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这类院校内部课程结构也越来越丰富,随着英语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性的增加,学校内部其它专业对学生的英语能力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不过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英语...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民办高校,这是教育资源和教育消费者供需关系的体现,从而民办高校应运而生。同时民办高校同公办高校一样,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人才发展建设的培养基地,也是社会各方面人才建...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