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大学生教学方法改革

sansa2025

  浅析大学生教学方法改革

  大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因此,深入大学课堂,实施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的教学质量才是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现知识、技能、品德等全面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汲取知识,而且能将教学贴近实际,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高校教学方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授课方法单一

  目前,“讲授法”仍是高校课堂的主要授课方法,无论公共课、专业课,还是选修课,教学方法千篇一律,都是以讲授为主。高校课堂上“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一种习惯化的程序或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以教师需求为中心,”没有根据学生需求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加之,教材内容本身存在滞后性,导致学生听起来乏味,学习兴趣低下。

  (二)注重理论知识考评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应对各种考试的能力较强,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存在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在注重理论知识的考评而忽略实践的锻炼。调查发现,高校考评大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主要是以理论考试为主,辅之以出勤和课堂表现。因此,大学生应对考试的方式多为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知识点。大学生没有将知识内化于心,自然不能触类旁通。所以,他们在复杂、多变的工作中、生活中就显得素手无策。

  (三)缺乏实践训练

  我们可以发现,大学课堂逃课现象非常普遍,其中很多大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根本不能运用到将来的工作中,学习积极性不大。同时企业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培训招聘的大学生,这给企业增加了成本和负担。高校教学一味的“纸上谈兵”,传授的知识与实践操作存在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培养,这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尴尬境况。

  二、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对策

  (一)精心备课,保障教学质量

  精心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无论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师,都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备课。首先,教师要深刻理解素质教育,明确所授课程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并深入分析研究教材内容,分清重、难点。其次,对授课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了解,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尽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对他们的接受能力,兴趣,性格等给予关注。最后,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科学合理安排课程进度,选取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教学任务,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二)教法多样,提高教学效果

  单一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大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要求教师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只是简单传授知识,还应该将社会的热点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和创意解答。根据课程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观察法、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组合。这种“新鲜活泼、灵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研究性、合作性、终身性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很好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综合考评,检验学习成果

  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是考察大学生的思想水平、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等,所以,评价学科教学成果不应简单采用传统的笔试考评。高校可以以课堂考评为主,课外考评为辅,其中理论知识的笔试不能实行“题海战术”,教师综合考虑全面性和针对性,再与实际相结合,考察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与技能相结合,多方位的综合考评才能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素养和专业技能。

  (四)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

  学校教学要以企业的用人标准为基准,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高校教学工作要与企业重点结合,一方面,可以定期派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考察,了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及需求等;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骨干到学校开展主题讲座,加强企业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增进大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学校可以根据专业安排大学生提前实习,让他们“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建构知识,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进而达到“外化于行”的目的。同时要在高校课堂中穿插最新的企业案例,了解最新企业动态,而且要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心态,促使大学生职业角色的转变,使他们在心态上提前作好准备,达到企业要求的素质。

  教学方法需要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非常重要。同时还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刻苦专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持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是教学全面系统改革的一部分,高校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等方面共同优化,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浅析大学生教学方法改革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究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工作在我国开展较早,各高校始终把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51-02 信息素质指人们利用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技术和技能[1]。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一、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与激励教育 成功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武昌理工学院提出的,以促进大学生成功为根本目的,通过专业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和特殊素质教育(创新素质、特长素质和创业素质教育)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人文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19-02 人文阅读是大学生完善自我,提高人格修养,增强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主要方式。互联网时代,人文阅读...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对策研究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的条件下,传统的媒体难以满足及时、大量传播信息的要求,于是在网络技术的突破中,微博、博客以及微信等迅猛发展――“自媒体”应运而生。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这使得...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基于职业院校学生阅读现状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探究

    1 职业学院学生的阅读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职业学院学生的阅读特点 1.1.1 以数字阅读代替纸质图书阅读 在新兴媒体和网络资源的发展下,越来越多的新型阅读方式以多样化的文本形式、灵活自由的阅读模式等特点...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