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与研究视角述评

sansa202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与研究视角述评

  受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变革以及网络环境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已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决定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从现有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余尚峰 何宇,2006;周丽燕,2011)。

  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教育任务为出发点,对现有有关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成长教育的研究途径与视角进行回顾。

  从宏观角度,现有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主流思想意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提出通过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同时通过加强学生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等具体工作的能力,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霍阳,2011;李雯雯,2012)。通过梳理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有研究也讨论了现有的大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分析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等有效途径(王忠海,宇传华,2013),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归纳为“组织建设方面”、“思想建设方面”、“作风建设方面”三个方面(邵明英,2009),同时对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状进行了讨论(姜丽霞,2010)。通过将思政课程、心理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给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祝冬芹,2010)。并进一步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周玉明,2007),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因素、内容因素及环境因素,讨论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张中奎,张博萍,2008),并从需要层次理论角度出发,系统讨论如何准确把握大学生需要变化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黄祖辉,2012)

  从微观角度,对现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途径进行了讨论。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基础上,从影视艺术的功能、影视艺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策略进行初步探讨(刘可文,2009);通过分析红色旅游自身的特性,分析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王月,2010);讨论探析体验式培训如何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陈晨,2011);以阅读文化经典活动为例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马秀峰,2011)。以影视欣赏教育的为载体讨论了影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分析影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刘巧梅,2012);或从教育平台角度讨论如何利用影视教育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胡广涛,刘毅,2007);或从分析主题电影(如红色电影)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引导功能,讨论如何利用影视作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黄一洪,魏远彬,2010);或就在大学美育过程中,影视欣赏教学应该如何去开展进行讨论(胡学军,2007)。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回顾了分析,已有研究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研究立足点宏观,微观考察较少。较多的研究都停留在如何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群体的变化,从总体上讨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中存在的不足,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建议如何开展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较多的停留在已有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讨论上,偏重理论分析,而缺乏对具体实施策略的讨论。(2)研究视角不全。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已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提高方面作用,讨论开展活动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性,主要将“教育活动”与“作品”作为研究主体进行研究分析,采取的研究视角是将“教育活动”与“作品”放在主体位置,较少的将大学生放在教育接受主体的位置,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活的过程中他们如何获取成长的个人动力,以及“教育活动”对于他们的意义。(3)研究方法单一。现有研究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讨论,较少采用定量或质性研究方法开展研究个案研究亟待充实。(4)研究结果单调。由于采用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总体上相似程度高,因此呈现的研究结果相对单调。

  后续的研究如何将大学生置于主体地位,丰富研究的视角,重视大学生作为主体的话语,呈现教育主体的观点尤显重要,也对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挖掘大学生主体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引导大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个人素质与修养,维护身心健康,发挥自身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与研究视角述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多角度鉴赏 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美术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也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学科,鉴赏就成为其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全面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构建高效美术课堂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活动,要让学生在美术自主鉴赏中形成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策略

    无论对网络评价如何,网络现今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笔者作为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中,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在网络、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主体迷失行为,如目的性迷失,信息迷航,时间控制感弱化等。有的甚至出现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案例行政法课程教学的学生参与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29-03 一、开展行政法案例教学的意义 纵观新中国法学教育历程,法学教育的繁荣自20世纪90年代始,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有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数学新课改也非常重视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就教材进行枯燥而机械的讲解,使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记忆概念、公式与定理。 在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从科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第三批国家级中等职业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等关键环节如何更好地结合与发挥专业优势,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是今后学校专业建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41-01 一、礼仪的内涵和传统教育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它是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恭敬而出现的对人类行为规范进行的约束行为,发展到...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