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角色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sansa2025

  角色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层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基本上平均每十个在校大学生中就有一个是中共员。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党员数量,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是所有基层党组织人员所要面临的问题。笔者通过把角色体验教育法应用到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的工作中来,把党性教育同专业教育自觉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学习同党性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以身“体”之,用心“验”之,在体验中观察反思、激发责任、提升党性、凝聚力量,从而最终达到为国家输送合格的建设人才之教育目的。

  一、角色体验式教育法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目标

  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努力培养成为建设党和国家的可靠接班人。而角色体验式教育就是按照培养目标,让大学生亲身体验角色,深入社会,密切联系群众,客观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层次地认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爱国情操、责任意识和党性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角色体验法把传统的学生“客体”地位转化为“主体”地位,改变了原来“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境况,此时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思考者、实践者。基层党组织结合学生党员的专业特点,科学的设置丰富、生动、可行性强的活动载体,让他们担任角色、主动思考、认真体验、内化感悟,不断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从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社会适应性

  大学阶段是广大大学生党员奠定知识储备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缓冲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这个特殊的阶段,通过各种社会角色的真实体验,加强了解和认识外面的社会,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强化党性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提升综合能力,适应社会需求,最终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更好地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

  二、角色体验式教育法的应用

  (一)体验项目的设计

  主要分以下两个步骤:第一,确定主题和内容。主题的选择要考虑可操作性,在内容上要符合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的目标,并必须明确期限、考核办法以及安全应急方案等。第二,角色的认知和选择。引导学生对角色的内涵和主要目标进行分析和确认,根据自身特点自愿选择角色体验项目,提交体验具体方案,确定活动步骤和规则。

  (二)体验项目的实施

  主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要注意强调学生党员按规则进入角色,不能随意更改角色及主要内容,按质按时完成角色的职责。第二,要注意引导学生党员深入感受角色需求,建立角色认同感,不断反思和提高。第三,要注意监督学生党员的体验质量,对体验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困惑进行及时的指导。

  (三)体验项目的反馈

  认真完成两方面工作:第一,要做好体验过程的实时分享,即要求每位学生党员在角色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记录与拍照,实时发布网络上分享。第二,要做好体验后的交流与反馈,即体验结束一周内,每人提交一份角色体验考察鉴定表和角色体验总结报告,鉴定表要求由体验单位提供鉴定意见并签章,及时进行成果展览和支部大会交流。

  (四)体验项目的考评

  着重做好两个内容:第一,要全程考核,包括体验前方案考核、体验中的过程考核、体验后的总结考核,基层党支部要秉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依照统一的考核标准进行打分,为后期的成果评估提供有效地依据。二要科学评估成果,根据每个体验者的考核情况和具体的感悟程度,基层党组织要及时给予体验者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党员们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以及提高体验式教育活动的质量和实效性。

  三、角色体验式教育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设计的原则

  第一开展的体验项目必须是在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服务人民、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意识等。第二开展的体验项目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实践性,能较好地贴近学生、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符合当前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第三开展的体验项目要体现可推广性,能在不同的年级不同对象中推广,保证广大学生党员的参与性和活动的实效性。

  (二)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

  首先它应摒除原有重理论轻实践、知行脱节的传统考核思想,加大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党性的践行表现的考核力度,激发学生党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其次它应体现全程性考评,内容涵盖角色体验前、中、后三个阶段,而非结果性考评,除了体验前的策划方案、体验后的总结报告,还应重点考察和评定体验中的现实表现。再次它应形成一个“个体-学校-社会”的综合评价体系,考评标准要细化,评价方式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三)健全保障机制

  第一是经费保障机制。活动的长效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场所、设备、交通、人员等,没有经费的保障,教育活动很难推广和延续。第二是基地联动机制。建立校内外各部门联动机制,如与当地政府、企业、社区、农村等共建体验教育基地,拓展实践平台,资源共享,提高体验式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第三是安全保障机制。安全重于泰山,由于体验项目实践性强、活动范围广,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必须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防范能力的提高。

  角色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89-01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确保进行的有条不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议小学生的德性养成

    教育是启蒙学生思想、影响学生言行的重要手段,在德性养成方面,教育应当发挥其自身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能够在校园环境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使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环境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与教师以及同学的交流与互动中提升自身的情感认识与道德意识,提高...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旅游APP大学生用户满意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35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旅游业势必要经历一场变革,而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则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刚性需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让学生的数学笔记“活”起来

    现象二:经常听学生说:“为什么我平常听课也懂,做题也不少,效率也不低,就是一到考试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笔记没做好。 那么,理科真的不需要做笔记吗?本人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讨。 一、数学为什么要记笔记...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256-01 前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各种高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迅猛发展。在人们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学习方面的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