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sansa2025

  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41-01

  一、礼仪的内涵和传统教育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它是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恭敬而出现的对人类行为规范进行的约束行为,发展到后来,礼仪文化成为“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也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道德行为规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的正常顺序。于个人而言,礼仪是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它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礼仪是人们交往的重要行为准则,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社会和道德意蕴。

  礼仪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个人而言,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范围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具有“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

  我国作为“礼仪之邦”,从周朝开始,礼仪教育就成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周朝就有“六艺”之说,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礼”指的就是礼节学习,包括“五礼”,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又将这“六艺”发扬光大,让礼仪教育和道德教育成为儒家教育的重要部分。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礼仪教育包含的生活面更广,包括父母、长辈、君主、配偶、子女、邻居、师长、学生、朋友等各个方面,包含吃饭、睡觉、做客等各个层面,儒家思想中的礼仪除了用来进行人际交往之外,还与道德联系在一起,具有自省的作用。

  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的传统礼仪的教育停止了,反而是受我国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和韩国至今还保持着儒家传统礼仪。目前,人们面对自己民族传统的衰落,总是羡慕日本和韩国的国民有修养,殊不知,这种修养正是从中国流传出去的。

  二、我国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礼仪要求大学生在家和父母说话要和气,听家长和老师以及年长的人说话时,一定要坐端正,不能抠指甲、弹琴、摇扇子,在外面见到年长者要主动打招呼,主动让路。但这些基本礼仪在大学生中很少见到。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从小就受到溺爱,家里人也很少教育他们要掌握基本礼仪,因此,一些青少年学生缺乏基本的礼貌,尤其是现在,一些大学生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只盯着手上的手机。

  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旁若无人的谈笑也是礼仪缺乏的表现,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却是司空见惯的。有些大学生不仅大声谈笑、打电话,甚至和情侣在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地秀恩爱。对这种行为,许多大学生不自知,还将见人不会打招呼,不与人交流当做个性。

  礼仪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服饰,古人的服饰有严格的讲究。但目前,有些大学生只讲究时尚,穿着暴露的衣服也敢在公共场合甚至严肃场合出现,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同时也表现出有些大学生没有正确的审美观。

  我国的传统礼仪讲究尊卑有序,主要表现在要尊重别人。但目前,一些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尊重别人,这不仅是礼仪缺失更是道德的严重缺失。

  三、提高大学生礼仪素质的方式

  针对目前这种礼仪教育状况,要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质,首先要改变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只重视实用性,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应该在学校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让大学生学习我国传统的礼仪,包括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公共场合礼仪,同时还要学习传统的文化课程。

  除了在学校要学习礼仪文化之外,学校还要将大学生的文明行为作为考核目标,派专人进行监督,将不文明的行为记录下来,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

  礼仪教育应该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应该在小学就开设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但最重要的还是家庭教育,我国应当加强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当社会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也不存在大学生礼仪教育缺失的问题了。

  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艰巨任务。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长期的体育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初中数学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科目,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课程,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提升对策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及文化修养来展示个人。从护理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护士个人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体现护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及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俗话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然而,形成质疑习惯和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持续性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关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25-04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