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创新教育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sansa2025

  创新教育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而且高等教育界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全球高等教育已经全面步入了创新教育时代。中国共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确,创新教育已经关乎国家的发展大计了。英语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每年为我国培养大批的基础教育人才和对外交流人才。从这个角度和背景来说,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的问题是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本文就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结合笔者的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探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都是经过多年苦读,通过层层考试后才被录取进入高校的,学生做题能力很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不高。再者,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多。从前的天之骄子,如今也将成了社会的又一“弱势群体”。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日益普及的社会,已经很难成为就业的热门专业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更愿意通过考取各种英语专业证书,如英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甚至同英语专业联系不大的各类证书来增加就业的筹码。所以,应试教育又一次在大学教育中不可避免的受到青睐。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长期以来,英语专业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虽然近10年来,我国一直在大规模的进行英语教学方法改革,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影响,多数英语专业学生接受到的教学仍然是比较传统的。传统教学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只是语言知识消极的接受者,缺乏被启发引导和充分的思考余地,导致了学生思维的惰性,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专业实践环节不足的影响。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检验理论的方法。创新意识只能来源于实践,也必须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目前很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中,实践性质的课程设置偏少。英语专业的特点要求学习者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从而为专业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路和方法

  (一)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减少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入手,结合英语专业的课程,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摒弃以成绩论高低的陈旧考核模式,建立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系,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思维模式,接受并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全面的考核标准,从而彻底摆脱应试教育对学生的直接影响。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活动环节,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课堂氛围。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通过主动观察、积极体验后,能够进行信息加工和思维创新的主体。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要摒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落后模式,这种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严重压制了学生的创新理念,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要在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该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参与者,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的组织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独立思考,去同其他同学积极探讨,去积极寻求创新。而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心灵的探索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者。

  (三)实行课程改革。首先要重视英语知识的教学。英语水平的提高是本专业的最基本的要求和保障,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一切将无从谈起。对于英语知识课要做到“精”而“准”。精就是要少而好,无论是教材的选择还是课程的教授,都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准就是要适合学生的水平。课程的设置不能过难,绝大多数人都没法接受的课,肯定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反之,也不能过于简单。

  (四)大力开展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很多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缺乏实践是由于客观因素造成的,如班级人数过多,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锻炼。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与实践结合,激发其创新灵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并探索解决的办法,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课堂教学应该把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上讲台讲课。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积极鼓励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英语专业的特点,从听、说、读、写、译这五个语言基本技能入手,组织开展英语演讲、英语戏剧、英语新闻配音、英文歌曲、英文习作和英文翻译大赛等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不断提高专业学习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专业学习水平。

  创新教育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艰巨任务。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长期的体育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初中数学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科目,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课程,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提升对策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及文化修养来展示个人。从护理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护士个人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体现护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及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俗话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然而,形成质疑习惯和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持续性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关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25-04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