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sansa2025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一、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与激励教育

  成功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武昌理工学院提出的,以促进大学生成功为根本目的,通过专业素质教育、非专业素质教育和特殊素质教育(创新素质、特长素质和创业素质教育)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消除失败因子,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成功素质教育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成功素质教育学生观是这一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逻辑起点。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没有天生的优劣好差之分,只有个性素质之别。在当今社会,普通存在对学生好坏评价,认为听话的、成绩好的、不惹麻烦的就是好学生,反之就是坏学生。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往往个性张扬的、有想法的,尽管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这类学生在社会上却能取得更好的成就,这必然导致人们对评价标准的思考。成功素质教育明确指出,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也即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质,只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学生今后走出社会一定会取得成就。这就要求要全方位的评价学生,不以分数论英雄,要以发展的眼光和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要尊重、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通过一定方式挖掘每一名学生的潜质,激励其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不断地为之奋斗,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激励教育法是指以激发、勉励和鼓励为原则,采取一定措施,激发起学生的学兴趣、热情和愿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准则,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激励教育法是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成功素质教育内在规定着必须实施激励教育法,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教师、素质导师、行政管理干部和教辅人员等)通过语言、行为、环境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和希望他们成功的愿望,从而激发学生巨大的内在动力,引导并帮助学生朝着所期望的人生目标努力奋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用催人奋进的语言、格言、案例去激励学生朝着人生目标去努力奋斗。

  二、成功素质教育激励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成功素质教育要求激励教育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成功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全校教职工都应该平等、宽容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这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成人成才,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激励教育要坚持激发每个人的内在动力、斗志和潜质,做到以人为本。

  2、因材施教原则。成功素质教育认为,人的素质具有先天遗传规律,这就要求激励教育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人与人的差别只有素质高低之别,可以通过教育予以改进。同时,每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要充分了解每名学生的优缺点,发挥其优势,改进其缺点,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激励每名学生围绕优势成就事业,以更好的培养社会抢手人才。

  3、综合激励原则。激励教育要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只要是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综合激励。 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的要求,通过激励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坚持目标激励和榜样激励相结合的要求,通过树立目标,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动力,引导学生为了实现目标主动学习,不懈奋斗。要坚持正面激励和反面激励相结合的要求,通过正面典型宣传和反面案例教育,让学生自己明辨是非,判断对错,从而找到自己发展的正确路径。

  三、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教育机制构建探索

  激励教育机制构建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符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要求的激励机制,必须采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把满足青年学生的各种愿望和需求与实现学校“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学分奖励

  对于高校学生激励机制,最关键的是要从根本上进行设计。高校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培养方案,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培养方案进行的。建立激励机制,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进行统筹规划,对学生取得的某些方面的成绩给予学分奖励,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成功,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个性特出的学生,有益于创新型、拔尖型人才的培养。第一,对于创业取得明显成绩的学生、取得发明专利的学生、文艺特长非常突出的学生等等都可以考虑给予学分奖励;第二,对于一些课程考试成绩超过60分以上,可以按60~70、70~80、80~90分为不同等级,另给予超额等级学分,告别“60分万岁”的现象;第三,对于个别行为表现特别突出的,给予思想品德学分奖励。在当前实行学分制的前提下,这样学生可以大胆的发展自己的优势,这种激励方式是最有效的激励。

  2、建立完善奖惩制度,积极表彰成效突出学生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各个条款要规范、科学,内容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各个方面,让学生在踏入大学之初就能熟知,学生各个行为都纳入到学校的评价之中,都能在学校的制度管理范围之内。要使学生取得成绩的得到奖励,犯了错误的接受惩罚,奖惩分明,使得学生能从行为上主动避免错误的发生,这样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就有成效。要大力表彰成效突出的学生,激励他们的内在动力,开发其潜能,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3、大力宣传各类典型,营造良好激励氛围

  高校要积极选拔典型人物,加强培育、宣传,创设良好氛围,要让学生清楚什么样的人是学习的榜样、是追赶的对象,从而在心中树立一个模板,进而改进自己,发展自己。近年来,湖北省高校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形成了独特的“群星现象”,徐本禹、黄来女、宫晓芳、“1024”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群体等等一大批典型人物成为引领校园的一面旗帜,各高校都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使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这就是典型宣传作用的最好阐释。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种力量,要营造良好的典型宣传、典型激励氛围。

  4、加强励志教育,强调理想信念激励

  高校加强激励教育,必须对学生加强励志和理想信念教育。志向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问题,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有了志向才有前进的方向,才有奋斗的动力,大学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志向并为之奋斗。还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可以使人超越物质、超越自己。有了志向,有了理想,再加上坚定的信念,成功就不会太遥远。因此,激励教育必须加强励志教育,强调理想信念激励。

  项目来源:本文系武昌理工学院校级教研课题《成功素质教育激励教育法的运用及其机制创建》(2010159)的研究成果。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教育管理激励机制构建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艰巨任务。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长期的体育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初中数学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科目,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课程,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提升对策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及文化修养来展示个人。从护理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护士个人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体现护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及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俗话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然而,形成质疑习惯和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持续性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关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25-04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