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社会学“角色理论”引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职业思考

sansa2025

  社会学“角色理论”引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职业思考

  高等学校是国家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不仅肩负着“授业、解惑”之任,更有“传道”之责。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题会议和文件,强化各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将社会学理论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加以尝试,越来越多地获得许多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同。本文就从社会学“角色理论”的角度,谈一谈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职业启发。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也是古今中外历来重视道德教育的原因所在。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下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一些大学生中开始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观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缺等问题,而高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须高度重视。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把握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创造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这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先导性与基础性的地位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二、社会学“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的中心概念是角色,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原指规定演员行为的脚本。社会心理学家看到这个概念有助于理解人的社会行为和个性,便引入社会心理学中。他们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规定了人的社会行为,类似于脚本规定了演员的行为。人的社会角色是人在一定社会背景中所处的地位或所起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说某人“进入角色”,这个角色便是社会角色。就像维修站的工作人员百般无奈地一次又一次地为那些急躁不安的司机补胎;服装店的销售员为某位顾客选好一件衣服后,却违心地把衣服说成她所想要的那种款式、颜色――这些表演者都进入了他们的角色。以我自己为例,在工作日的角色是一名学生管理工作者,但在周末时角色便转换为孩子的父亲,爱人的老公,培训时又转换成一名学生。

  三、“角色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的应用

  1.角色采择

  指关于自己和他人角色的设想。米德是在形成其自我理论和符号相互作用论时提出角色理论的。他认为人的社会自我的发展是通过角色采择的。人们由于有了来自外界的经验,才学会把自己设想为一个客体,产生了对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从而产生了自我意识。人的自我发展程度决定于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采纳别人的意见,像他人对待自己那样对待自己。他认为,设想处于他人角色,从他人角色的观点观察自己,是顺利实现人际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为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就要学会时刻设想处于学生的角色,从他的角度考虑他的主观心理,观察自己,只有不断重复完成这样的设想,学生管理工作者才能走出自己,走入学生。如果面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一味地从自我的角度不理解、不认可,而又过分强调自我的管理模式、自我的管理思想,那么不可能形成彼此的价值认同,不可能解决管理实践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2.角色扮演

  指按常规的期望显示出来的行为,也就是个人按照他人期望采取的实际行动。角色扮演(role playing)和扮演角色(playingthe role),前者指个人在生活中实际扮演的角色,后者指暂时扮演某个特定的角色,如演戏。人们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角色规则的训练和教育的,人在一生中要学会扮演各种角色。这些角色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以适当的行为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一个人在扮演符合他人期望的角色时会不会丧失自我呢?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中通过训练、模仿和认同学会扮演各种角色。只要人们真正相信他们的角色,认为应当完善地扮演,他们的行为就是真实的,他们的自我和角色就是统一的。只有当人们不相信和不认为应当扮演某个角色,只是为了满足他人期望而扮演某个角色时,才会产生不真实的角色扮演,自我和角色分裂。为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注意,角色扮演是我们的必修课。当作为一个学生管理工作者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我们就要脱离孩子或丈夫或父亲(母亲)或学生等等的角色,以适当的行为方式完成好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角色扮演,实现自我与角色的统一。也就是说,面对情境和行为客体的转移变化,我们要集中精力,迅速入境,进入角色。这对于我们恰当高效地处理好学生管理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角色冲突

  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并能保持各角色间和谐一致,但有时也会发生角色冲突。例如,一个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职业角色,由于他(或她)经常值班、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开会等等,和他(或她)作为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等等角色有时就会发生冲突,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要意识到:正如朱拉德所讲,顺从于刻板的角色是身心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常考虑个人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处理好各个角色所牵及的空间事务。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在角色冲突出现时,要保持冷静、保持克制,不要将冲突的情绪牵及到工作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肩负立德树人之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做好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奋斗道路上,需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社会学“角色理论”就是我们可以引入尝试的技术理论之一,只要我们适时适当适度地将其引入工作实践,一定会带来管理工作上的新起色。(作者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社会学“角色理论”引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职业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