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探讨

sansa2025

  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1;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49-01

  日语是部分职业学校根据岗位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开设的实用类语言专业课。在职业学校日语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日语交际能力仍然是日语教学的关键所在。日语交际能力不仅与学生日语基础知识有关,还与其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学生的专业技能差异也在此体现出来。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结合教学实际与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对学生进行符合其学习能力和职业规划的强化训练,切实提升其交际能力与职业技能。

  一、重视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中的日语专业具有更加明显的职业化特征,其社会属性被进一步放大。因为日语从属于语言学科,与之相关的日本语言文化也是学生们的课程内容之一。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化常识与文化背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演进过程,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用日语课程中的常用说法、俚语的由来、当下的流行文化。这些素材的积累,除了促进学生在日语学习上融会贯通,还能使学生自主把握日语交际活动中的主动权,获得良好的实践经验。对此,学校教师可以组织日语文化节、活动周,也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增加日本文化讨论环节,用电影电视剧片段、动漫、歌曲等向学生展示日本文化,以便辅助其进行日语学习。比如,在2016年的职业教育周校园开放日活动中,江苏一所院校的日语协会进行了日本礼仪展示,并通过寿司制作、茶道展示等向更多的人们传递日本文化中与众不同之处。在常规的职业日语学习中渗透日本文化背景知识,一方面能够切实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体现职业教育实践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另一方面,这种文化氛围的渲染会为学生营造适宜的日语体验环境。部分学生可以在充分了解日本文化和日语实用技能之后重新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规划,出国留学深造或者就业都是不错的选择,这实际上是将日语实用价值再次放大的有效途径。

  二、强化情境创设,注重环境营造

  情境创设是目前教育教学领域十分常见的教学改革途径之一,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个性特点,营造一个比较逼真或者更加贴近实践教学的环境,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能在这种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深入学习专业技能。通过这种设置,老师能够透彻地了解学生个人能力水平以及目前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学生则能在这种模拟环境中进行充分的练习和体验,从而指导自己以后的专业课学习。较多的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模拟下的教学能够在学生中间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论是课堂活跃度还是教育持久度上,该形式与传统课堂相比都更胜一筹。另外,情境模拟与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十分契合。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简单的道具模拟“上海迪士尼”场景,让学生当导游,用日语向游客介绍景点、路线,并回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有虚拟场景作为铺垫,学生可以想象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纪念品购买、游览路线选择、与游客道别等等。场景越逼真,学生在日语交际中获得的启发就越多,得到的实战经验也越多,这对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非常有利。因此,老师需要重视情境的利用,让它成为学生学习灵感的来源。

  三、引入在线日语交际模式

  大多数的外语教学,在实践中都会面临交际能力薄弱的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条件有限、缺乏外语交际对象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职业学校中的此类问题更加明显。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尝试寻找更加有效的途径为学生提供日语交际的机会,为其搭建有效的自主学习平台。一方面,老师可以积极与区域内其他高校、日语培训机构进行合作,定期实现双方学生和老师的交流,用开放日、公开课、交友日等等形式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练习口语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搭建虚拟平台,比如在线课堂、网上教室,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虚拟对象进行口语交际练习,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与同学或日本学生成为学习伙伴,定期进行语音连线、视频连线,从而达到日语交流沟通的目的。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设备,师生能够平等进行课程和学术上的讨论,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包括语言文化理解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也将在长久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显著提升。

  四、结束语

  职业学校的日语教学具有实用性、专业性的特点,对学生能力要求的重点也与其他语言类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对此,教师需要牢牢把握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不放松,不断探索有益于学生专业素质提高的教学途径。在注重日语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基础上,还需要利用情境创设和现代化教学技术丰富课堂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和日语综合素质。

  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艰巨任务。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长期的体育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初中数学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科目,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课程,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提升对策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及文化修养来展示个人。从护理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护士个人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体现护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及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俗话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然而,形成质疑习惯和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持续性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关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25-04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