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出路

sansa2025

  浅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出路

  中图分类号:F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181-01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述

  (一)孕育于“现代性”之中的“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以理性和科学为代表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主要表现为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理论和哲学思维的理性精神。这种精神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的结果,却使现代主义走向了反面,出现了异化的现代性。理性从其依托的社会基础中分离开来,形成了纯粹的工具理性,忽视了人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在20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在遭受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创伤之后,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此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它颠覆或超越现代社会的一切,解构和批判现代性。它从另一角度开启了人们观察世界的新视角,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思潮也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1.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寻求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二元论以及本质决定现象、内决定外、中心决定非中心的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是应批判的。它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认为无差异的世界是毫无特色和苍白无力的。他们认为,事物不是本质的,具有众多的不确定性,人们不再以人类为中心,个人应不再把他人作为工具,而应作为目的。

  2.反对整体性、同一性,提倡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差异是无处不在的,而传统哲学以同一性、普遍性为人的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成为抽象的人。后现代主义思潮认为世界是多元化的,具有相对性,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因此,后现代主义推崇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强调思维方式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因此,他们反对整体性、同一性,提倡多元化。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有利于多样化思维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开放性和超越性。后现代主义多元化的思想撬开了禁锢在大学生头脑中的枷锁,解放了他们的思想,有助于他们用多元的角度来认识多元化的世界。其次,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包容、合作的人际交往价值观。后现代主义认为世界是多元的,主张平等、开放的方式来解决人们之间的摩擦。这些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不同民族、不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之间形成包容、开放的交往价值观。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首先,后现代主义解构一切的态度容易导致价值虚无。大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他们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一切的态度影响下,容易以虚无的目光看待一切,将一切的存在都看作是毫无价值的,这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塑造有极大的消极作用。其次,后现代主义虚无主义的政治观点容易导致大学生政治意识模糊。后现代主义思潮所追求的无政府主义等思想观念会助推部分大学生对一元政治的反感性,从而去追求社会政治的多元化,导致其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具有摇摆不定的倾向。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探讨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要求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创新教育观念、改革工作方法。

  (一)坚持一元化为指导、尊重多元、包容差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元”,其他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文化观念则是“多元”。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内容为总的指导思想,用理性的头脑正确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受到后现代主义极端错误思想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不深厚,不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灵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问题。因此要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持有正确的价值观来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二)建立师生平等对话关系,反对教师的绝对权威中心主义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没有绝对的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的区别,教育应该建立在平等对话和民主的基础之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自觉从知识权威者的框架中解放出来,主动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搭建对话的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轻松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和谐宽松的情境中自主的获取知识,并得到精神上的教益。

  浅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出路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