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挖掘学生潜力,实现教学最优化

sansa2025

  挖掘学生潜力,实现教学最优化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第二课堂因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势的多样性、组织的灵活性、过程的实践性、主体的主动性等特点占据重要地位。高校教育对第二课堂的探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整体而言,缺乏英语系统性训练及英语氛围的构建。”“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具有发散和批判思维,善于获取信息并懂得分析和加工,懂得建立并维持联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要实现此目标,只有将传统第二课堂中的精华与网络课堂有效结合起来,采用混合式教学。

  一、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理论支撑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此为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皮亚杰就被试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发展了“认知结构说”,斯腾伯格和卡茨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之后,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个体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社会可以对个人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有:(1)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建构主义者认为,不应只教给学生基本技能和提供过分简单化的问题。应鼓励学生将其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世界的真实任务与活动以及多种情境之中”。(2)强调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形成并捍卫自己观点的能力,同时能与他人共同协商与合作,共同建构意义。(3)多种方式表征学习内容。用多种方式帮助理解知识,当他们运用于不同情境时达到具体多样。(4)理解知识结构过程。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有意识和能调控。(5)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情境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相符,将学生自己努力求得理解放在中心地位。

  二、传统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实践

  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高校持续探索第二课堂,究其形式如下:

  (一)成立英语协会,定期组织活动。内容涉及英语诗、英文歌曲、英文戏剧、英文节日等,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开展“英语角”,营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学生为主体,邀请外教和英语教师互动,以讨论交流的形式展开,同时进行具有娱乐性的小游戏。

  (三)建设校园英语广播,大幅度、大范围传播英文信息和文化。

  (四)举办英语文化节,交流和展示英语学习心得和成果。在一定的时间分主题单元向全校做一个英语学习成果的汇报。

  (五)进行相关主题的英语竞赛。拟定主题,以个人或集体为单元进行评比交流。

  大学第二课堂在振奋学生热情和开阔视野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与第一课堂不同程度地脱节,缺乏个性分析,存在激励效果不佳等问题。

  三、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探索

  针对传统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特点,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真正发掘学生英语学习的潜力,有效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互相支撑,实现教学最优化,就需将传统精华与现代技术结合。具体可分为三方面:多主题英语实践活动、英文广播、网络自主学习

  (一)英语实践系列活动。英语实践系列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他们不再是语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语言的使用者,活动的积极策划者和参与者。学生在真正的语言情境中自主交际,了解接纳他人意见,维护发展自己的观点。克拉申的情感过滤理论认为:“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受到教学形式、课本内容、课堂气氛等环境的制约,学生的情感过滤层容易升高,而使他们处于焦虑紧张、害怕逃避的心理状态之中,没有更多空间接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通过以任务为中心的活动,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社会群体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所知语言技能自如交流。

  在2013~2014学年中,我们每周一次的英语实践系列活动分别以英文歌曲、词汇竞猜、风采展示、万圣节、家乡旅游文化、英语学习交流会、趣味口语、英文故事、经典戏剧等主题展开,根据内容采取讨论、协商、展示、游戏活动、竞赛、节日模拟等相应形式,刺激学生的交流欲,使他们主动搜集资料,开阔文化视野,发展组织、创新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系列活动结束以后,通过访谈,100%的受访者表示学习兴趣受到激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主动搜索资料,建构知识达71%,89%的学生表示日后会更注重积累与交际。

  (二)英文广播。英文广播在时间和空间的操作上具有灵活性,因其不受教室的限制,具有全校的覆盖性。本校的广播内容大致分为三类:时事新闻类、文化类和娱乐类。时事新闻类以VOA standard,BBC,ABC,China Daily news为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等领域,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国际、国内新闻,了解不同的解读视角。文化类以演讲、美文和访谈为主,学生通过广播深入英语语境,这对提高听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有重要作用。娱乐类以音乐和电影为主,传承经典,传播最新作品,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文化意识。这些广播利用学生的空暇时间,在轻松的氛围下传达知识和信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探索和进一步加工,构建新的知识文化体系。

  (三)网络第二课堂。网络第二课堂因其内在要求自主学习而更具个性化。学生按需学习,这种主动性使得他们的热情高涨,效率提高。学习过程也是他们反省与认知的过程:用自己的信念和经验打造关于世界的知识,形成个人的思维和学习方法。网络课堂有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它通过多媒体将图片、声音、文字和视频以动态、多样的方式呈现,全方位刺激学生的学习器官。这对构建模拟语言环境、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因素、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利用教学专网优势,以网络为平台开展新型课外活动,扩大课外活动对学员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学校开设每周四个学时的网络自主学习,搭建了21世纪英语、新视野、视听说拓展等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训练,安排学习进度,总结提炼,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在学期末的调查问卷中,无一例认为网络第二课堂无效。

  黄源深认为,“课外学习的质量之优劣以及所花精力之多寡,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外语学习的成败。课外学习在整个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在大学英语改革的过程中,英语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愈加显然。但是在信息时代背景的今天,只有将传统第二课堂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第二课堂,采用形成混合式教学,才能发掘学生潜力构建知识,从而实现英语教育的最优化,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交际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挖掘学生潜力,实现教学最优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校大学生对于O2O教学模式的反馈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O2O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由于O2O教学模式是新生事物,所以很多教师不是很确定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角...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一)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现实需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中,小学数学方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开始与生活挂钩,并且被要求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运用意识科学地加以培养自然而然成为其中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注意学习中的细节问题,如果缺乏观察能力,只是一味地靠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灌输,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非常缓慢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29-02 在社会主义新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联系学生和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89-01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确保进行的有条不紊,...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