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职学生环保教育之我见

sansa2025

  中职学生环保教育之我见

  在学校广泛开展环保教育,使学生掌握环保知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树立中职学生的环保意识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大事。

  一、当前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从全球范围看,主要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方面。

  在我国,最近20多年,虽然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环境污染、人口压力造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农牧业用地、土地荒漠化以及现代工业制造的污染,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二、中职学生环保意识淡薄

  当下中职学生环保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在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现象:随地乱扔垃圾,随意攀折花木,在课桌上乱涂乱画、人走灯不熄水不关、食堂大量剩饭剩菜等等。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塑造、培养、提高学生的环保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价值观。

  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学生,更要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高素质必然包括环保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实施各种节能减排措施。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对中职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三、在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以教材文本为依托,深入浅出地渗透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环保教育的正面或反面的案例:

  1.瑞典――森林王国。在瑞典,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7%的森林为人们提供了50万个就业机会,提供了占出口总额20%的商品和大量生产、生活资料。从报纸、餐纸、卫生纸、包装纸到家具、玩具、工具、火柴、住宅以及自然环境,人们几乎无时无刻不与森林或林业产品发生关系。

  2.巴西――雨林破坏。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但是这片珍贵的雨林由于人类的农耕和放牧活动正变得越来越小。根据目前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科学家预计未来20年内40%的亚马逊雨林将被彻底毁坏;20%的雨林将严重退化,森林砍伐导致洪水泛滥、气候转变、干旱影响、全球变暖。

  3.马尔代夫――水下会议2009年10月17日,马尔代夫召开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目的是为了吸引人们关注――海平面上涨或许会在一个世纪内淹没这个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的岛屿平均只高于海平面2.1米。纳希德总统在乘船赴会时接受采访说:“我们必须用更富想象力、更具创造性的方式传播这一信息,这也是我们正要做的。……我们正在努力让人们意识到,这不仅是马尔代夫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四、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加强环保养成教育

  无论有多么丰富的环保知识,没有实际的行动,一切都没有意义。教师通过引导,从要求学生去做变为学生主动去做,并让他们在实施环保行动中得到收获、增强信心。

  1.收集环境信息,锻炼学生探索和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日益重视环保教育的现代社会,教师不仅要讲授教科书上已有的环保题材,而且要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环保问题,把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2.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养成自觉的环境意识和素质

  组织学生参与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宣传讲座等活动,利用一年中不同时间的“环境纪念日”开展各项活动,另外,组织参观环保工厂、到污染严重的地方观察、举行环保小抄报比赛、写写环保小论文、举行环保知识竞赛、废物利用小手工制作展、环保漫画大赛等等,增加学生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积极性,培养环保能力。

  3.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宣传卫士

  中职学生在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的同时,还应当积极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及时把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尽可能提高更多人的环境意识。同时要能及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周围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制止。

  中职学生环保教育之我见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艰巨任务。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长期的体育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初中数学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科目,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课程,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提升对策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及文化修养来展示个人。从护理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护士个人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体现护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及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俗话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然而,形成质疑习惯和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持续性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关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25-04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