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议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sansa2025

  浅议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1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99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因此只有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使其在将来随着知识的积累,具有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广大教师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教会他们应该怎样去开拓思维,利用多向的思维习惯,锻炼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教会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仅要按照常规想法去想,而且还要学会按照不同寻常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寻找更加简洁、方便的解题思路,这实际上就是创新思维,也是创新能力的初级基础。随着他们年龄与知识的增长,创新能力会逐渐增强,一定会在创新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一、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要想让学生学会创新,教师就要具有创新意识。俗话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碗水。”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要先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有更好的创新意识,才能够引导学生逐渐具有创新意识,进而逐渐增长创新能力。

  在备课阶段,教师也要利用开拓的思维,设计好教学思路,想办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思路思考。一题多解,突破常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发散性思维,实际上就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只要是对学生理解问题、学习知识有帮助的都可以使用。例如,在网上,有一位外国女教师,教学人体结构的时候,别出心裁,自己穿上紧身衣服,在衣服上画出人体相应位置的器官,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效果远远超出了常规教学。这样不但有趣,而且好理解,还记得牢固。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就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教会了学生一个常识:学习知识,不可以死学,要学会变通,要学会创新出奇,敢于尝试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东西。

  二、为学生创造创新思维的机会

  要想让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让他们敢于创新的机会,只有在有机会的进行尝试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擦出创新标异的思想火花。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往往把学生的一切时间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学生的一切活动,都由自己进行安排,学生就是自己手里的一只风筝,随便教师进行摆布,教师要求怎样,学生就只能这样。在这种“管家婆”式的管教模式下,学生的思想已经被教师所禁锢,他们已经成为教师手中的“泥巴”,老师把他们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根本就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所以就更加不可能进行创新了。

  为了避免过分的管教,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常规活动中,要敢于放手,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数学知识,这样才符合创新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我校有一位年轻的特岗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没有按照常规教法,而是别出心裁,整节课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探索,共同商量研究的方式,把几张彩色的纸片发给每一小组,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方法,利用自己所能够想到的方式,找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虽然用时较久,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商讨,学生基本上都找出了正确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因为是学生亲自参与的,并且是他们利用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会让学生有一种成功感、自豪感;其次,这样理解的知识是最透彻、最深刻、记忆最牢固。第三,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第四,培养了学生遇到事情敢于主动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就是创新思维。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推广的,值得广大数学教师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学生因为知识水平较低,懂得知识少,所以对一些问题理解能力不高,但是这并不妨碍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就像一个咿咿呀呀蹒跚学步的婴儿,他们自己还不会走路,还不能自己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未知东西,但是我们作为大人可以帮助他们去学习,去逐渐地探索研究新鲜事物。可是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孩子跌倒,而始终把孩子抱起来,不给她走路的机会,这表面上看起来是家长爱孩子,实际上是在害孩子,在抹杀他们自己学习走路的机会。教学也是一样,我们作为教师,不应该害怕学生自己学不会,多走路,就不敢放手,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教师应该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找寻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要只是干看着学生遇到难题,久而不得要领,放任不管,也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善于观察,时刻了解每一名学生是一种怎样的学习状况,当他们实在是难以自己解决的时候,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引着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上“简便方法的计算”时,有一个小题,全班很多同学都已经思考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但是都还在眉头紧皱,不得要领。这时候这位教师没有再死等下去,但是也没有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又在黑板上写出了两个小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因为都学过,所以很多学生都给出了答案,这时候,教师引导说:“ 同学们,刚才这两个小题,很简单,但是它和我们这道难题有什么关系呢?”经过教师的点拨,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立刻恍然大悟,原来把这个题按照两个题的思路来想,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的创新,并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广大教育者,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认真探索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才有可能把创新的意识灌输到孩子的心灵中去。教育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的默默奉献,才有可能让创新思想之花,开得更加艳丽。

  浅议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