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学生主动参与健康教育实践,对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高以及未来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有效传播大有裨益。文章对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医护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护理专业学生的健康教育课堂实践成绩优于临床专业学生(U=9.98,P0.05)。
2.评价方法
参与健康教育实践评分,对两个专业学生在校内开设预防医学科目期间,针对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和手抄报制作以及健康教育标语设计三项实践进行考核,按统一评分标准评分,总分为100分,前两项各占总分的45%。各专业的平均评分为该专业所调查学生的评分均值。
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学生参与校内健康教育实践情况
经比较,护理专业学生的健康教育实践成绩优于临床专业学生(U=9.98,P
2.学生参与校外健康教育实践情况
利用节假日,通过多途径随访两个专业学生参与校外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其中,护理专业和临床专业学生在随访期间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参与率分别为41.2%和56.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72,P
3.学生参与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分布情况
通过随访,利用节假日及课余时间,积极参与主题活动的临床专业学生为173人,护理专业学生为895人。学生参与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临床专业学生前三项主题为疾病筛检与康复指导、健康咨询与技能指导、理性就医和定期体检宣传;而护理专业学生前三项主题为健康咨询与技能指导、偏离行为生活方式矫正、疾病筛检与康复指导。
讨论
医学生健康教育行为参与的主动性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其健康素养、校内外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的空?g、专业培养性质均有关。医学生健康教育行为参与主题以及专家建议,为合理利用校内外健康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落实健康教育进课堂活动项目,提高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顺应新医改,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以及促进课程改革带来了新思想;并对临床医学专业推进健康教育及相关课程开发与改革建设,为医学其他专业、非医学相关专业有效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及实践,以及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提高学生健康教育行为参与实践能力,应做到“三重视”。
1.重视健康教育对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重要性。努力做到:入学健康教育活动制度化;校企合作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常态化;将健康教育能力考核作为实习和毕业考核的组成;设立健康教育选修课;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态度、知识结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评价。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实习、实践过程很重要,所以还应重视实践过程的评价[3]。高职院校进行“做中学”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要把“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教学活动[4]。
2.重视教师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之外,应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5]。
3.重视健康教育是提升全民教育素养的基本措施。医学生应接受全面的健康教育,内容不仅仅包括针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知识,还应包括如何开展健康教育、如何进行健康教育调查研究、如何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等[6]。随着慢性病负担的增加,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如何矫正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日益升高[7]。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人类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人的行为与生活方式,而改善人们健康相关行为的任务主要由健康教育者来承担[8]。因此,本课题对进一步开展医学生健康教育实践和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