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sansa2025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93-01

  “教学千法以读为本”,阅读是提高综合素质、强化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作为小学生,知识的获取,主要还是依赖于书本知识,而加强课内外阅读,又是获取知识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阅读教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极其重要的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以下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是阅读的前提,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在阅读时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自然地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1、讲故事,激发兴趣。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爱读书的习惯,所以低年级任课老师此时应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他们一起阅读,激发他们的内心感受。所以,教师在教学低年级课文之前,适时地讲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联的童话、神话、寓言等故事,这会使同学在浅显动人的故事中无意识地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体验。

  2、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教学内容具有情感才能感染和打动学生,所谓情感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在某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感情。教师教学时在一定条件下要感染学生,就要创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上的关注,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创造情境有听觉、视觉方面的,有条件的学校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条件简陋的学校可用图片、录音等。

  二、增强阅读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尤其体现在阅读的自信心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常常会挫伤学生的幼小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感和惧怕情绪,这种反面的情绪会在左右学生今后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少批评。比如,学生课文读的不够流利,不应立即指责课前预习太差或记忆力太差,更不应对其阅读能力进行负面评价。此时,应当从勇气可嘉、发音标准等其他侧面对学生加以褒奖,然后因势利导,指出课文读的不够流利到底是基于生字词还是其他原因。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同时自信心受到鼓舞,才能树立超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克服过分依赖心理。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是老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老师讲一段,学生记一段。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像猴子搬包谷,一路捡一路丢,所以,老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课前准备作业,如在学习《美丽的公鸡》一课前,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收集公鸡的特征和作用,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好奇心,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加强沟通和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在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们都处于一个年龄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都差不多,所以老师要根据这个特征,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安排各小组收集和整理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此外,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应加强交流和沟通,老师阅历丰富,能够更准确地理解阅读内容,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所以,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为他们推荐阅读作品,还要定期总结学生的阅读情况,引导他们写读后感,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阅读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经验或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涵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师在讲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置电动课件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总之,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新的生活领域,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更应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重视阅读效果,给予正面的引导,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5)07(a)-000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向着信息化迈进,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处于信息交互的状态之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是我们获取这种...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议如何提高中学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体育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以及健康成长的过程。体育课堂教学要以“健康第一” 为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与同伴之...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41-01 一、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我们知道,词汇如同大家在建造房屋所用的砖块一样,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了材料,何谈建房呢?同样,在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30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找到正确的作文教学方法。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上存在很多弊...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