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sansa2025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105-02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数学课本中内容的讲解和教师本位,忽视了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学的效果如何,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将自己的主体性发挥出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出来,让学习和课堂充满乐趣,并且让学生原来错误的学习模式得以合理、正确的转换。

  一、转换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如何学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前都是在课堂中考虑怎样把课本中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如讲课之前,会对一个新知点考虑“先引出什么内容,再引出什么内容以及最后怎么结合起来讲给学生”,教师要把这种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怎么学为中心。以学生怎样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老师教授的知识内容中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理解方式以及对未知新鲜事物的不断探究,学生在课堂中不是完全依照老师的教学模式,而是主动学习,主动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思想转换具有关键地位。只有教师意识到这种模式教学的意义所在并正确地转换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显现出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教师教与学生学结合起来的课堂模式,才有存在的意义。同样,学生在之后的新知识学习中就不会只依靠教师怎么讲,思路只局限在教师的教学顺序上,他们知道在遇到新的问题时怎么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样也就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例如教师在设计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的数学四则运算教学时,会考虑之前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单独的计算方法,因此会在课堂中先把有关的学习内容拿出来做铺垫,再讲解四则运算的方法。而转变课堂模式之后,教师要考虑学生如果碰到这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怎么思考,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出现。可以在讲课之前先举一个四则运算例子,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解题方法,最后教师再当堂进行错误纠正,正确引导学生。这样的课堂设计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时的主体性,重视了学生如何学,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也会更多地考虑结合学过的知识探究新知识并灵活运用,更快、更有效率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根据学习效果,选择合适学习法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在讲课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而学生作为学生中的一个整体又是有所区别的,不同的学生在新知识上的学习效果会因教师的上课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择取最优办法才是可取的。

  例如老师在一堂课授课中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学生通过小组之间互相合作的方式学习新知识,并在小组之间进行理解探讨。通过小组成员探讨,教师就新知识提出问题,让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并让组间成员进行判断分析。

  譬如教师出一道应用题,“在某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中共有50人参与,并且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3,问:女生有多少人?”教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组间交流,找出不同的解题法。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解法:第一种是涉及分数的解题思路,把整体人数简化为单位1,那么女生的人数就是整体的2/(3+2),列出式子50×2/(3+2)=20(人);第二种是涉及乘法的方法,把女生人数当作一倍的量,则男生就是女生的3/2倍,列出式子50÷(1+3/2)=20(人);第三种涉及按比例计算,志愿者总人数为50,将女生是男生的2/3转换为男女比例为3:2,列出式子,50×2/5=20(人)。根据学生想到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明了学生对所学过内容的运用程度和熟练程度,并且总结出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来决定是否适合学生,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相同的,探究式学习就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地位与学生持平,融入学生的群体中去,让学生与老师能够共同沟通交流,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和想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教师总结出学生学习效果最好、学习效率最高的方法,既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正确进行评价,激发学生上进心

  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会有大大小小的压力,遇到各种问题,从而产生厌倦、恐惧等心理。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更要注重这些问题,对于学不进去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无聊枯燥、难以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合适的、正确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和与学生的相处中要多发现和总结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依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对应的鼓励和指导。对于那些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要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并对学生取得的小进步积极鼓励,让学生能够更加有自信心和上进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此来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从而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且改正自身缺点。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再次探究,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时,一般学生见到不规则的图形时会不知如何计算其面积,教师可以稍微提示学生进行分割计算,之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动手计算。一段时间之后,就这个问题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并让学生之间进行判断。学生在学过一些特殊多边形,像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后,可以把多边形分割成自己认为容易计算的小多边形。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相应情况给予正确性评价,如“想法很新颖”“非常棒”“再深一步思考思考就更好了”等等。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最合适的解题思路,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纠正。在这种课堂中,正确性的教师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并加强了学生自主进行问题剖析和解决的能力。

  总之,小学生学习数学还是要依靠教师正确的引导,坚持在课堂中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自主动脑的机会,将学生与老师融合在一起进行课堂交流,全面发挥出学生的潜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好、更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教育,同时也能够在思维方面更加健全地成长。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