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就业的团体心理辅导

sansa2025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就业的团体心理辅导

  前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一部分人是因为个人素质、心理品质、社会关系、身体条件、所学专业等等原因,在找工作时不被企业认可,而就业困难群体中,绝大部分人是因为人际交往障碍所导致的,高校应该注重团体心理辅导教育,帮助这一群体改善现有状况。重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合理归因等方面进行自信心的提升辅导,并根据自信心来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树立正确人际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的心理辅导教育。

  一、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的就业表现

  (一) 人际圈小

  对于大学生来讲,能够获取就业信息便是成功就业的首要条件。人际关系良好的学生朋友多,各类信息的流通性强,为成功就业提供了信息保障。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人际圈小,不能主动获取就业信息,只能通过公告或通知来接收就业信息,这将导致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窄,就业的信息少,机会也因此较少。

  (二) 缺乏自信

  对自己有自信的学生能够跟随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就业过程中努力挖掘自身优势,展现自我,把握好的工作,积极应聘理想工作。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因为缺乏自信,总是感觉自己不如人,对自我要求降低,选择没有挑战或竞争力小的岗位,对要求高的企业不敢应聘,放弃很多优秀的就业机会。

  (三) 表达能力弱

  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社会交际也十分广泛,结交的朋友众多,不同朋友的不同性格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应聘时能够张弛有度的表达自己。对于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由于社会交往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弱,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在面试时出现紧张、拘谨,表达不清,条理不顺等,给应聘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非常容易丧失上岗机会[1]。

  (四) 交往能力差

  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能够在上岗后短时间内融入到新环境中,与新同事能够迅速打好关系。而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在应聘的新岗位中,由于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不强等原因,容易被同事看作“懦弱、退缩、不善言辞”,在试用期间无法与新同事顺利交往,因而在试用期内便可能会被解聘。

  二、 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分析

  (一) 自信心缺乏

  自信心缺乏,导致大学生没有良好的自我认知,而自信的学生能够在无形中表现出自我肯定、自我相信。自信心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缺乏自信心的大学生在应聘工作时,往往会出现自卑心理。例如,面试了几个用人单位后,仍然无法顺利就业,则对自我抱有否定态度,更加不愿意与人交往。

  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在交流中通常都是被动的角色,不会主动与人交流,而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来讲,主动与人交流是走出校园的第一步,这明显阻碍了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另外,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在心理开放程度上较低,这容易导致学生在与人交谈时紧张,或者不敢表达自我,对方也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流,因此,获取的信息少,影响人际关系[2]。

  (二) 人际交往观念不正确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通常是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观念不正确。大学生所接触的人都是校园环境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没有真确理解“朋友”与“人际”的关系,认为志同道合的同学才能共同交往。而一旦发现对方身上有缺点、毛病,则会对其特别失望,从而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另外,一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通常掺杂利益关系,认为好的人际交往便是一种商品交换,这种观念容易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斤斤计较、功利性强,无法交到真正的朋友,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开展。

  三、 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的目标

  (一) 提升自信心

  加强自我认知,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认知“自我”,以及自我形成的因素,对自我进行全面的了解,形成鲜明的自我个性,明确适合自我的就业岗位及要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学习自我肯定的方法,通过自我暗示获得自信,让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得到积极的自我体验,产生成就感,获得自信心[3]。

  (二)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团体心理辅导能够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认识到自我交往模式,在与其他人相比较,认识到自我交往的不足,之后,改变人际交往的观念,对“朋友”和“人际”关系更好的区分,养成关心别人、关注别人的习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能够理解倾听、表达、交往技巧等,提升自身的倾听、表达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轻松应对,获得更多的自信心。

  四、 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的方案

  (一) 自信心提升的具体方案

  1.认知自我。自我认知分为公开、盲目、隐秘和未知四个领域。团体心理辅导教师需要通过这四个领域对学生进行考核,将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利用自我反思和反馈认真填写表格,并与大家分享[4]。分享后,教师针对“盲目自我”和“无意识自我”的学生加强教育,其他学生将会快速发现自身优点与缺点,提高自身自信心,并将缺点改进。

  2.探讨自信心形成因素。教师通过家庭图表的方式将家庭成员的信息、关系等表示出来,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图表进行阐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信心与家庭氛围有无关系?父母在学生就业方面给予的压力?对于以往的错误或失败,现在应该做什么?

  (二) 人际能力提升的具体方案

  1.明确自己的交往模式。团体辅导教师让学生列出五个“我喜欢与这类人交往、我不喜欢和这类人交往”的句子。在团体中与人分享,总结出喜欢与不喜欢类型的占比,团体辅导教师引导:人们的观念是否可以改变?与喜欢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与不喜欢的人交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这种辅导方式,让人际交往障碍学生认识自己的交往模式,不再局限于与喜欢的人交往,扩大自身的交际范围,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5]。

  2. 学会交往技巧。团体辅导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相互讨论,讨论的主题是“我最伤心的一次经历”。讨论前,教师安排部分学生不听,随意做自己的事,几分钟后交换,让不倾听的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人不倾听。结束后,教师引导大家,在别人讨论某件事的过程中,不认真倾听会对对方造成什么影响?大家喜欢用什么方式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意识到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用心听对方传递的信息,懂得倾听技巧,在就业面试或与同事相处时能够获得尊重。

  结论: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困难与人际交往障碍有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差,没有真正认知自我、肯定自我,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等原因,都成了人际交往障碍的组成部分。因此,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由浅入深的开展心理辅导,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人际交往障碍的大学生成功就业。(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就业的团体心理辅导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网购的心理分析与网络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互联网商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一方面与人们的购物需求有关。以大学生为例,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加上手机媒体的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合作学习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钢琴教学中如何为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心

    爱是师之责,更是师之德。教育中融入了感情,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让学生从情感上更加愿意接近教师,在学习上更加乐意接受老师的点拨,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在学琴之路上遇到问题的孩...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谈通过人物速写教学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一、中学生意志品质现状分析 根据大量的调查显示,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很大欠缺。穆桂海曾对大连市318名中学生进行了意志品质方面的问卷,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研究生活中的伯努利,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当下通过深化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建立物理拓展型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关注不同资质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物理的思维能力,相对于基础型课程...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30 引 言...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