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新时期高校“人本位”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sansa2025

  新时期高校“人本位”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对于高校的教育体制建设具有极为关键的影响,“人本位”学生管理理念就是高校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将学生看作是服务的对象,而不能再看作是管理的对象。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所采取的学生管理思想还是以“结果管理”为主,造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的特点发生冲突。因此在高校教育改革制度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结合“人本位”思想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面临的问题。

  1 “人本位”学生管理的理念

  高校学生管理“人本位”是相对于“管理结果”概念而言的,它是指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将学生看作是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对象,要将学生的需求看作是工作的重点,要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将学生看作是工作的管理对象,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度的约束。“人本位”管理理念主要包含:

  1.1 强调人的主动性。“人本位”是强调人的因素,它是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考虑的首要素,任何制度的制定都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人本位”并不是说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围绕学生为中心,而是侧重关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人本位”核心就是侧重管理对象的内心情感,通过感悟管理对象的内心,让他们明白高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符合自己利益的,进而自觉遵守高校的学生管理准则,以此增强自己的各种技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1.3 “人本位”是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与管理模式的有效统一,并赋予实际行动。“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是武装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武器,其目的就是通过思想与制度的结合,实现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因此“人本位”就是学生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创新结合的体现,是实现学生管理工作方式转变的引导方向。

  总之“人本位”学生管理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满足学生要求的同时,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学生自我价值。

  2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人本位”学生管理理念已经获得高校的认可,并且高校也在积极地推行“人本位”管理理念,但是由于受到长期的“结果管理”理念的影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暴露了很多的问题:

  2.1 高校学生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虽然近几年我国高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的学生管理理念在工作实效中还是没有创新与发展,与新时期高校学生新特点不符,学生管理理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制度约束,对学生的管理采取强制措施,而忽视对学生的服务工作,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将学生看做是管理工作的主体;二是强调对学生的灌输,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教师会让学生熟悉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而且将规章制度规定纳入到学生的平时考核中,而缺乏对学生引导相关的内容;三是学生管理工作强调管理效果,而忽视过程的管理。

  2.2 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高校学生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这些复杂的困境给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一般不太重视或者常常忽略学生的心理问题,再加上心理辅导属于专业性教育,需要高校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育工作者,而高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专业心理辅导教育工作者比较少,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2.3 缺乏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在高校的普遍应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着积极地作业,他成为学生获得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网络环境复杂,其参杂着许多不良的信息,许多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高他们就会陷入到虚拟的网络中,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因为沉迷于网络而逃课甚至退学。然而对此现象高校采取的也只是约束学生的上网时间,或者对于上网的同学给予学校制度惩罚,而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没有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律知识普及,没有在思想层面上提高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以及增强学生网络自控能力的训练。

  2.4 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学生管理队伍质量决定着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国家不断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律法规为高校的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的支持,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政府机构的资金支持,但是相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高校的队伍建设的力度还是不够:一是学生辅导员的数量不够,高校学生人数在近几年出现了快速递增的现象,而辅导员的人数却没有相应的增加,甚至出现减少,因为辅导员工作作量大,而获得的报酬却很少,为此他们不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而转到教学工作中;二是辅导员的工作经验少、学历不够。目前高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一般集中在刚毕业的教师,有的辅导员甚至是没有大学学历的人来担任,这样他们的工作经验就非常的缺乏;三是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新老年龄的过大化,有的高校的辅导员年龄偏大,而有的高校辅导员则年龄偏小,这样的年龄结构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新时期高校“人本位”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人本位”思想在高校就是要以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发掘学生潜力作为发展的根本。“全面”就是着眼于校园环境、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等学生的各个方面;“可持续”就是既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学校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不仅需要“人本位”的观念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并且认真贯彻学校的管理程序和管理规范,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3.2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人本位”学生管理理念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首先高校要尊重学生,要在管理中尊重学生的情感意识,在维护好学生的良好发展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并且对于学生的创新点要给予表扬;其次高校学生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知道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及时发现学生所存在困惑,帮助他们改正,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高校学生管理者要经常鼓励学生,高校管理者要改变以往的以批评为主的管理策略,多对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和语言激励策略,通过激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表扬的快感,进而激发他们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3.3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人本位”学生管理理念就是强调为学生服务的职能,而为学生服务的基础就是解决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一切问题。因此面对日益突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一是提高高校心理辅导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学校领导、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干部相互联动的管理制度,自上而下的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地心态,高校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3.4 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学生的管理离不开高校的管理队伍,管理队伍成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管理工作的成败。高校要想发展,必须借助人才的力量,人才既包括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也应包括学生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从新时期高校的发展趋势看,学生管理工作只有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才能持久发展。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然而,很多高校却只以知识传授为主要责任,以科研教学作为重点。因此,要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切实抓好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要把培养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

  4 结束语

  “人本位”学生管理理念在高校的推广对促进我国高校的长远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在遵循“人本位”理念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管理工作。

  新时期高校“人本位”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