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试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

sansa2025

  试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

  当前旅游行业倡导的人力资源管理前移理念认为,与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招聘、培训新员工,不如与学校合作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不仅节约了培育员工的时间和费用,而且还可以使培育工作更具针对性,除要加强知识、技能的培训,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一、职业素养及其重要性

  所谓职业素养,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学科专业与职业道德素养同等重要,尤其是后者。首先,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符合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仅出现了期货市场、产品市场、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还出现了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在大学生进行就业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职业素质,提高择业与就业能力,实现成功就业。职业素养是人在社会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规范和要求,个体行为总和即职业素养,行为是表象、素养是内涵。对于职业素养而言,通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职业道德、意识以及行为习惯和技能,其中职业素养是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应当立足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树立典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同时,老师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们树立职业典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传播正能量。从当前国内形势来看,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将特色鲜明,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议高职院校努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其实践性非常的强,因此应当加强实践,通过树立典范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比如,建议借鉴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老师走理论、实践、再理论的培训路线。老师在结束一段教学以后,就去企业顶岗锻炼,熟悉当前旅游管理现状、社会发展和市场动态需求,全面了解和掌握旅游人才职业素养培育需求。

  (二)科学考评,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应当与就业联系在一起,同时还要对现行考评机制进行改革,既要加强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又要注意学生职业素养的考评。比如,建立诚信档案,尤其对学生对规章制度遵循、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对旅游从业方面的认识和诚信意识等,进行严格的考评,而不是对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在此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职业素养培育反馈机制,由毕业生、企业、实习生以及在校生构成调研组织。在此过程中,定期对上述信息收集,不断改进培育方案,经专家审定,用以教学计划方案的调整参考。

  (三)高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素养培育的基础和得以提高的保障,职业素养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分三个阶段,即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们全面认识旅游管理行业;采用SWOT法帮助学生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让学生全面自我认知;在上述基础上,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1.职业认识。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内,每年将有超过100万旅游从业人员,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教学与培训,尤其是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老师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行业介绍,让学生们初步对旅游管理专业有所了解。(2)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老师可通课堂教学,给学生讲解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对旅游职业要求、晋升以及职场规则等,深入了解。

  2.自我了解。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应当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然而,对自己的全面了解并非易事,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辅助。首先,引导学生对旅游行业进行初步的认识,指导学生通过SWOT法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尤其是外在体貌形态、气质、性格特点以及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剖析。其次,在上述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机会以及威胁等因素的全面分析意见和建议,指导和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对自己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最后,经过实践锻炼,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会有更深入的认知,此时老师再给予他们一些建设性指导意见,使学生能够在清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不断修正职业规划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3.自我成长。学生的自我成长是职业规划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让学生正确认知职业的根本目的,以此来形成职业目标。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认识职业和自我定位以后,帮助学生进行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不断的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辅助学生做好详细的职业规划书,并提供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培养个人的职业素养,从而实现自我成长的目的。

  三、结语

  职业素养形成于后天的养成,而非与生俱来,其更多地决定于周围的教育环境和条件;职业素养的养成是从低到高、缓慢进行的过程;职业素养也是多层面的,其中涉及到意识、实践、言谈举止和行为等问题。在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内涵培养,多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社会客观要求。

  试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中专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242-01 一、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开展教学 虽然青春期的中专生在生理上已经基本发育完全,思想意识也比较活跃,但是他们的心理特征...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生识字聪明始”,研究识字教学,探求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途径,实在很有必要。低年级识字教学需根据其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运用多种形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并强调对汉字内涵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代,档案是历史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原始记录,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大学生档案记载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各种表现情况,是了解学生的重要信息依据,对用人单位来说,可以从大学生的档案中了解应聘者学习、生活和在校表...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当代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人与人交往的行为艺术。讲礼仪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小学生的教育要求。身在礼仪之国,就应该做讲礼仪的好公民,讲礼仪是当代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才能构建文明校...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分析

    与应试教育模式有所不同,现代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对知识点进行主动探索,能够真正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而这一教育理念与生活化教学模式极为切合,于是各任课老师都加大了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而班主任作为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农业类高职学生就业调查与分析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逐渐消退,但自然灾害的频发和世界局部地区的动荡,使得全球经济的复苏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国的大量出口导向型企业仍存在着很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仍然是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实...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