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

sansa2025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83-02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加强大学生对的政治认同的培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培育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其与党校、党团组织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加强大学生对党政治认同培育的重要性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政治认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把人们组织在一起的重要凝聚力量。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只有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才能获得充沛的生命力,才能长期存在下去。而一个人只有在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对一个政治组织或一种政治信念表现出最大的热忱和忠诚。政治认同有助于政治组织及其制度获得合法性,可以使政治过程获得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使政治组织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有助于政治组织的成员树立起共同目标,激发为共同事业奋斗的热情和信心。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度是高校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目前据很多研究文章和调研报告指出,在信息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培养。而目前高校的党建工作重点往往放在选拔优秀学生入党上,相对比较忽略对全体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的引导,有舍本求末之嫌。因此,有必要研究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如何加强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培育工作。

  另外,在实际开展党建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高校都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主要是以党校工作为抓手和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党校教育、社团活动之间没有形成一种联动、一种相互配合的育人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特殊的课程,它在社会主义高校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的功能,更肩负着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讲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全校学生,学时长,讲授内容全面,在培育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存在着淡化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培育的倾向,教师更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政治信仰的引导。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师资的培养,有必要在深化课程改革中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殊的课程性质,研究如何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中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培养。

  二、以培育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为目标导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建设

  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教学的核心内容应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近现代历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教学的基本目标应是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奠定稳固的政治认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回避现实政治问题,必须对现实的政治关系、政治生活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引导学生辨别真伪、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加强和改进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要以培育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为目标导向,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结合现实政治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宣讲正确的政治理念、先进的政治架构、科学的政治制度,帮助学生树立对现实的全面、客观、科学的政治认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我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喜好需求等问题。讲课艺术上强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学方式上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如让学生围绕一个社会问题自制PPT进行讲授、让学生做每周时事报告、开展辩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教学。同时,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注重形成性考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学方式、艺术上有了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的上课率、抬头率高了,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才有可能收到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建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意识、政治素养、政治行为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特别是对大学生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严把政治关,把合格、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选聘、培养和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第一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各种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为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较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宣讲水平,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自己,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做到烂熟于心、信手拈来。

  三、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动培育机制   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还必须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党校教育、党团组织教育、学生社团活动教育、校园环境文化教育的合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参加党校的教学和培训任务,课程管理所属学院应主动和学校职能部门联系共建平台。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优势,弥补党校专职教师的缺乏,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有的高校可尝试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属院系与学校党校合署办公,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理应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生力军。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加强党建课题的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应积极参与对学生党团支部和学生社团的指导工作,通过为学生开专题讲座、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学生活动的评委等方式主动融入到学生中,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给予全面的关注和指导。

  要培育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与学生处、团委合作积极指导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生动鲜活的社会现实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并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

  要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就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所属学院也应主动参与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开辟理论宣传栏,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讲堂主题活动,营造理论学习、时政讨论的校园文化氛围。

  当然,在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的培育中,要树立大德育理念,建构全校育人的联动机制,仅仅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党委、行政积极构建有效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着力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切实落实专项经费等条件保障,从组织管理上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发展。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不断提高,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要具备健康的身心,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性习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的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c)-0149-02 兴趣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其教学过程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显得更为重要。走进中学校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辅导员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071-01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日常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社会...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及途径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素质教育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时候所考虑的重要问题,而语文教育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所以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就成为了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中融入自主学习的培养...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策略

    随着和谐理念的提出和发展,国家与国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不断探讨的话题。 其中,人与人和谐比较重要,只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们才能够团结一致,凝聚力量一致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共同努...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影视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自上世纪末开始,影视文化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这对于高校思政工作来说,既可以将影视文化视为德育教育的资源,让高校在思政工作方面不断扩充渠道,又可以成功开辟一块新的工作领域,思政工作人员要充分结合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将影视文化教育发挥作用,这样...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