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

sansa2025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

  社会责任意识是一个民族发展、繁荣的内在驱动力,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牢固形成,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发展更加至关重要。90后的大学生们出生在物资富足的新时代,特殊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使他们的身心都受到影响,本文着力探究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并试析是否有新动向和新问题的出现。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身发展和他人、社会集体乃至国家的发展所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90后”大学生要树立牢固的社会责任意识,就必须明确自己特殊的未来社会担当者和建设者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对国家应承担的使命;明确自己对自身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应承担的责任。第一,个体对自身的前途和发展负责。第二,个体对家庭的和睦和谐负责。“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群体,他们自然应当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第三,个体对集体、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负责。第四,个体对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负责。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这就要求“90后”大学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承担国家繁荣和民族富强的重任。

  二、“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角,是祖国发展的动力。“90后”大学生与前辈们相比,对责任的内涵有更明确的界定,责任意识也比同龄群体有更强的认识。他们大多对自身的前途和发展有清晰的规划和积极的进取;他们普遍能够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兴盛联系起来,认知国家的兴旺发达是自身进步的基础;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对有关国家主权和荣誉的时政问题抱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度和民族自尊心。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

  (一)理想信念低俗化,重现实理想轻社会追求。“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一直是进取的中华儿女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品质,富有理想也应当是当今“90后”大学生们的特点,但在快速的社会变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容易在竞争的压力下产生理想信念的偏失和理想信念的低俗化。一部分人觉得梦想太大、理想太空,抱有“潇洒过今朝”的虚无主义思想,缺乏进取意识,人生浑浑噩噩,毫无人生理想信念可言;一部分人觉得梦想太虚、理想太泛,只有“现实的”才最具体,他们只关心和自己的眼前或者个人利益,抱有一种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缺乏奉献他人的人生理想信念。

  (二)家庭意识淡薄化,重享受轻付出。家庭是个体存在于社会的最小单元,而“90后”大学生大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的家庭环境使得父母给予了过度的溺爱。父母常常剥削孩子的劳动权利和义务,一手包办孩子的日常事务,忽视孩子作为家庭成员应尽责任的灌输。很多独生子女在家几乎从未为父母分担过家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孩子也相对较少,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与回报,将父母的付出和给予当成理所应当和应尽之责,而完全忽视自身应当承担的必要的家庭责任,只看重自我享受而忽视对父母家人的付出。

  (三)择业观功利化,重物质利益轻集体利益。职业选择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第一步,高尚的择业观能指导大学生更好地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能促进个体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择业观是指择业者对待择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以及他处理择业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传统的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受到极大的挑战,“到需要我的地方去”和“到适合我的地方去”的择业口号淹没在人海中,取而代之的是部分大学生在确定择业目标时将物质报酬、福利待遇、交通状况和生活条件等物质目标放在前面,急功近利,虚荣浮躁,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对如何充分发挥自身才智报效社会毫无兴趣。

  (四)社会公德意识淡漠,法纪观念缺失。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基础性前提,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发现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及观念缺失的问题。很多“90后”大学生会在交通路口遇到红灯又没有交警时他们会闯红灯。还有些 “90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表现出不讲究公共卫生、不爱惜公共财产、不珍惜自然资源和不保护社会环境等社会公德意识淡漠的不良现象。这说明当今“90后”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五)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意识淡薄,民族精神缺失。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反映的是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社会责任意识归根结底体现的是一种主体对客体的爱,只有建立在爱自己爱家人爱集体爱国家的基础上,个体才会自动自觉地承担一定责任、让渡一部分自身利益来实现社会的价值和国家的利益。“90后”大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意识有淡化趋势,并出现了一些不理智的爱国情感表达。一部分学生过分强调民族共融和全球化意识,主张用全球意识取代国家意识,甚至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谈论民族主义是一种狭隘落后的观点;一部分学生在对西方文明的了解中,更是产生了某种“崇洋媚外”的情绪。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动摇了自身对祖国的信仰和信念,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在面对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行为面前置之不理,或者直接成为某些不法行为的主导者。

  “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特殊教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于特殊教育大学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提起重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由于生理缺陷在心理上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效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在高校中,有一部分大学生因为受到自身贫困心理的干扰,使得他们自身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而高校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对他们的消极心理过于关注,一味地使用修复问题的方式来推动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的发展。而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心理...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疆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各族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建设美好新疆重要的后继力量和领导者,是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可靠力量。如何建设一支能够肩负着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学生党员队伍,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大...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论高职酒店专业学生情商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酒店专业学生情商培养的意义 (一)情商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先做人,而后做事,特别是在讲究团队协作的服务行业,更是如此。情商能力不高的人,作为领导则很难领导好自己的下属,作为一线员工则很难有效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为消费...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医学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l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人类及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全面实施,使分子 生物 学数据 以爆炸性速度增长。面对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芯片、分子进化等大量的生物信息,在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以及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前言: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行与实施,各学科都在积极的参与教学改革,小学科学也在新课改改革的过程中逐渐的被重视起来。小学科学是小学生最早接触科学内容的一门学科,小学生处于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且学习的能力较强,小学科学的学习能够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