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sansa2025

  “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梦的缘起

  中国梦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上提出的重要思想。习近平认为,“中国梦”就是“实现近代以来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全民族伟大复兴”,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2021年中国共产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通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来实现,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是其实现手段。

  “中国梦”是全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梦。学者们对“中国梦”的内容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一下,“中国梦”的内涵应该包括几个部分:

  (一)国家富强

  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国家富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我们的小康社会仍然处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状态。现如今,“中国梦”主要表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实力不断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不断上升,人们道德素养不断提高。

  (二)社会和谐

  当前与人民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是收入、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中国梦”是国家和个人幸福之梦。提高社会和谐水平也就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和谐主要体现为更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民生,为人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尊重人民的各项权利,社会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的“中国梦”可以认为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是我们发展的一个目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体现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全面自由的发展要求每个人能做好自己的工作,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二、“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大批“四有新人”,培养这样的“四有新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是:“中国梦”实现的人才基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新的工作重心是“中国梦”。

  (一)人才基础

  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最重要就是要团结一起。实现“中国梦”的新主力军是高校大学生。在五四运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青年大学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这个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科学技术竞争为关键的世界的宝贵资源,这更加显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四有新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因此“中国梦”实现的人才基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工作重心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提到了“中国梦”,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更加明确的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走中国的道路。因此,“中国梦”能够更加坚定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中国梦”的实现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巩固领导制度为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求大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在“中国梦”的实现的同时,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新的工作重心是“中国梦”。

  三、运用“中国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实现我们“中国梦”的新兴力量是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高校大学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一)提高教师信仰

  重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注意提高教师的信仰。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也要不停创新,教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实践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邓小平认为,教师是学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合格的人才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基础,但还要有能够不断学习的能力,拓展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大学生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不断奋斗。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师信仰,这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强化当代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在“中国梦”的背景下,强化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现如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相结合,集中表现为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向学生贯彻“中国梦”的思想和实现我们“中国梦”的动力,还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爱国的视频等来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还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现如今,信息传播飞快,种种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但是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强,辨别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国外一些不同思想的影响。教师要利用好科学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音像教学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进而强化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三)利用网络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大学生与网络的接触在其社会交往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通过网络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学校可以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发挥对高校大学生的引导作用。在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学校主页用图文标题等形式将符合我们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标语显现出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家的主流思想。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正能量,在实现“个人梦”的同时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及教师不能局限于书本,而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适当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要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的实际,了解我国的国情,学会为社会服务,不只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校园,而是要渗透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这对于提高他们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帮助。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党和国家的伟大,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结语

  “中国梦”的提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党带领人民建设美好未来指明了方向,蕴含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需要当代大学生,他们肩负着中国未来发展、人民幸福的使命。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受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国内外矛盾的冲击,使一些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不强。因此,我们要在“中国梦”的指引下,注重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