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长沙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sansa2025

  浅析长沙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教育部关于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营养过剩的情况普遍,超重和肥胖比例城乡都持续增加;而在所有年龄层,近视的比例都在上升,而且有向低年龄层次扩散的危险。为此,国家教育部部长杨贵仁指出:“引导全社会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良好局面,是提高青少年体质状况的有效途径。”可见,体育锻炼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小学259所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通过调查得知,学生通过单项选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动机多张多样。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兴趣爱好,其次是强身健体和为了体育考试。三项比重达到了70.49%。在访谈中,小学生对体育发展身心的作用都比较了解。认为体育运动对增进健康、提高免疫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也有14.15%的同学是为了通过体育考试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机制有一定的关系,学生还是跳不出考试的怪圈,应在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和标准方面加以改革。也有9.7%的同学是受到父母的要求在被动的学习,这些孩子都是出于为了考试和完成父母的体育学习任务在被动的学习。

  表一 长沙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动机统计表(单选)(N=742)

  (二)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

  从表三可知,长沙市城区小学生参加体育课外体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在公园广场和学校的操场,分别占到了78.34%和78.12%。在住宅区空地和公共健身场所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也有加大部分,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71.6%和68.91%,这说明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比较了解,能够选择合适的场地参加运动。而付费健身场馆只占到37.21%,因为小学生是无收入水平群体,调查中也发现小学生都是在家长带领陪同下一期练习或者是家长给学生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

  通过对各学校的调查,发现下午放学后都要求学生排路队回家,根本没有时间在学校逗留,这也是有21.88%的学生没有选择在学校操场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表二 长沙市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果冻的主要场所统计表(多选)(N=742)

  在对学生的访谈中还可以看出有55.73%的学生选择了在街道两盘锻炼。主要是些对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如旱冰、滑板和羽毛球等。这对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大地严重。

  (三)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

  从表三中可以看出,问卷中所列举的12个项目中,统计后排在前六的依次是:游戏、球类、棋类、田径运动、跳绳、舞蹈。从中反应出了当代小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偏向。经常参与的课外体育活动覆盖范围大,各个项目都有学生参与。学生不但喜欢健身类的活动,也注重健心类的活动,比如棋类的选择比率很高。进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基本上都是易于开展的,对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这些项目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并具有较重娱乐性。

  表三 长沙市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前六名(多选,N=742)

  (四)影响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数

  表四 影响长沙市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数(多选,N=742)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影响长沙市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中,学业压力没有时间和缺乏场地器材均超过50%。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学生放弃体育活动的首要原因。另外学生缺乏锻炼习惯,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也是学生放弃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应试教育的痕迹明显,重课内而轻课外现象突出。学生各种文化培训班充斥着整个课余及周末,几乎占据了学生所有的课外活动时间。家长的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情况。场地因素和缺乏教师指导,在客观上造成了小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内容减少,家庭和社区环境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直接影响。也有进30%的学生因缺少玩伴而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这是因为多少家庭现在为独生子女,而小学生喜欢新事物,但是内心胆怯,一个人不敢出门,往往在家看电视、玩游戏。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长沙市城区小学生喜欢课外体育锻炼,但是由于缺乏场地,没有人指导,学业压力大,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导致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不佳。

  2.通过调查结果分析,长沙市城区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较高,都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3.长沙市城区小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多样,兴趣爱好、强身健体己成为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力。

  4.长沙市城区小学生参加体育课外体育活动场所主要选择在公园广场、学校的操场、住宅区空地和公共健身场所。

  (二)建议

  1.切实做到由应试教育观念转向素质教育观念,转变重课内轻课外的思想观念,转变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多给孩子们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真正享有着自己快乐的、健康的童年时代。

  2.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冬季和兴趣。。

  3.借助社会体育资源,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鼓励小孩放学后到社区或者家庭进行体育锻炼。

  4.改变原有的体育评价体系,全方位的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5.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强调保护与帮助,让学生自主掌握动作技巧和保护帮助,避免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受伤。

  浅析长沙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艰巨任务。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长期的体育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索

    初中数学作为中考和高考的重要科目,在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时期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因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化而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数学是解决问题的课程,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调查及提升对策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是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的价值取向及文化修养来展示个人。从护理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需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完善护士个人个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体现护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及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俗话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质疑能力是学生探索未知领域、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然而,形成质疑习惯和能力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持续性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关注。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6-0125-04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