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sansa2025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76-01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展开了,其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教育目标,然而数学却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能否完成本次改革的决定性因素。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经过我们的实际调查了解到,在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为:为了考取理想的分数,不落后,或者是为了得到家长与老师的表扬而学习。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这表明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2、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

  3、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点。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年龄阶段;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但是这一思维结构还不是太完善,需要在以后的时间不断加强。

  二、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当前的课堂教学方法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提示型的教学方法,如叙述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师只是单纯的将所要讲述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机械的接受,对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型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这种教学方法缺乏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得小学课堂缺乏活力,许多低年级的学生从一、二年级起便开始对于数学失去了兴趣,他们不愿意学习数学,甚至不愿意上数学课,从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新课改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学方法在一堂课程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引起学生注意、给予学生关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以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的满足。趣味性教学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使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从而达到较理想的教学目标。

  三、新课标中对小学数学学科的要求

  新课程对小学数学学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1、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新课标中要求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基础性就是“三基性”,即数学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概念。2、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数学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的价值教育,即要重视数学应用功能的发挥,重视数学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的发挥。3、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倍增,提高课堂时效性。

  四、趣味性教学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趣味性教学方法:

  1、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沐春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3、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有许多,但是我们必须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趣味教学,这样才能提高教学实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155-02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应用和创新能力等起着重要作用。学习的主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重结果而轻过程",教师一味讲授,而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从而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是乏味的课堂,会造成...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以自己三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深知作文是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表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学生对习作却望而生畏,教师为习作指导,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主动学数学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258-01 在新课程改革与课题实验研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21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我们非常努力地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

    sansa2025未命名
  •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加强“四基”教学的同时着眼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我更加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