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sansa2025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社会经济变革的加剧,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新鲜元素的涌现也变得多元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的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无从做起,和谐安定校园建设将成为一纸空谈。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大学生的行为教育管理服务的,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方式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心理健康问题为突破口,通过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来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树立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了解自己的价值,从而健康的发展,最终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过硬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心理问题较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时常会面对学生打架、学习成绩不好被学校降级或退学,以及也有很多同学因为不适应高校的环境、生活习惯、和同学关系难以相处、失恋、对所学专业的排斥心理、对高校教育模式或校领导的不满等,最终走向退学、伤害他人或自杀的绝路。这些因素,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打碎了他们所期待的大学的美好生活的憧憬,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部分高校对在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30%左右的有心理障碍,严重的占在校生的10%左右,也就是说,如今高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89年的时候,被调查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为20.2%,92年的时候,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31%多,而到95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33.47%,2009年,根据北京安定医院一项调研表明,北京市大学生中四成以上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从数据上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呈多样性 。在信息化市场经济时代,学生面临的事物和事情复杂繁多,导致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等,可以说,这些心理问题覆盖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用多样性来形容。

  三、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上,在为人处世上有自己的做法,不可能做到像小学生那样,老师提出任何的要求,学生全部都能够接受。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他们实行个别辅导教育,即差异化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探索学生的心理共性,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好基础。

  (二)加强大学生意志训练,培养健全人格。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就业、学习等压力非常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意志,提高情绪的调适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具备面对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魄力,能够直面人生,不要在小小的挫折面前就被困难吓倒,进而引起心理问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竞技类比赛、茶话会,联谊会、舞会等活动,创造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平台,及时缓解、宣泄压力,从活动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并总结教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常能做到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

  (三)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方案的制定中要将心理健康课程安检排在教学计划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案,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学时内学到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心理健康知识,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各种团学活动,尤其是“5.25”心理健康日的宣传,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四)切实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在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难免有一些不知所措,严重的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高等院校要切实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大力气构建好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软硬件建设,为学生搭建学习、咨询、交流沟通的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总而言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和思想规律,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代代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