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sansa2025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一定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自身基本素质形成过程中,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通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产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化之物”,包括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言谈举止等,是人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个人与社会、个性与共性的矛盾体中逐渐形成的精神产物[1]。人文素质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的内在品质,是与科学素质相对应的人的基本素质[2]。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大学生基本的人文关怀

  大学生首先是社会公民,而人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家。”人文素质教育以人为对象,它是人通过各种途径将人文知识进行内化而形成的。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并进一步成为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人文精神实质是人类自我关怀,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价值,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理想的关注。

  (二)搞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所以,管理工作者主要的工作是围绕人展开的,而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在培养管理人才的时候不能只注重科学性,只关注学生技术性实用性的知识。

  (三)多种因素造成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低

  社会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关键原因,市场经济所必然导致的功利、理性、物化,个人利益的追求、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某些层面缺乏人文价值的导向,导致物欲至上,拜金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流行。例如由广州的廖勇等对82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存在“人生目标茫然”“人生支柱物质化(权力、金钱)”“信仰危机”等严重的思想问题[2],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功利和短视培养模式造成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形式化。

  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

  (一)充分认识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转变办学思想,以培养具有厚积薄发能力的人才为己任

  张杰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商业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3]。因此,高校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沉住气,抛弃企图“立竿见影”的办学思想,拿出“百年树人”的气魄,在强调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诚、信”等价值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管理人,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的高校,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以多种途径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首先,应该解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只有学生认识到了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养成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外界的努力才能有效转化。除了社会家庭的努力以外,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尤为重要,辅导员也好,授课教师也好,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了解进入大学的目的和大学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利用课余时间;避免大学生以简单的“实用”标准来判断课程的重要性,忽视一些文、史、哲、艺的课程,完全倾向于技能学习和业务学习的短视行为。

  同时,高校应尝试多种途径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高校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结构,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一般来说,工商管理教育主要应涵盖六大学科:分别是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科(含贸易)、外语学科、人文学科、工程技术学科、法律学科,有些学校课程总量达到45门。为了完成现有的教学任务,增加或者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不现实。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体系,在讲授业务知识的同时,嵌入人文知识,内化人文精神。以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影响学生,以先贤哲人的精神激励学生,做到润物细无声是较可行的办法。二是建设校园文化,深入开展文化知识讲座、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体验式的人文素质教育。优美的校园景观、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本身就是对学生人文气质的最好熏陶。用充满艺术气息的摄影展、绘画书法展览来宣扬高雅的审美意趣;用各种晚会、体育比赛、演讲活动、读书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休闲方式;用各种高水平的、生动有趣的讲座来提升学生的人文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用宽阔静谧的图书馆和网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己学习和提高的可能性……就像江西理工大学的胡龙华在长期的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提出的KEP模式: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三个主要环节,即人文知识教育(knowledge education)、人文环境熏陶(environment affect)和人文实践升华(practice improve),顺应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起于知识→启迪精神→营造氛围→实践升华→止于境界的内在规律[4],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于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校大学生对于O2O教学模式的反馈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O2O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由于O2O教学模式是新生事物,所以很多教师不是很确定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角...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一)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现实需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中,小学数学方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开始与生活挂钩,并且被要求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运用意识科学地加以培养自然而然成为其中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注意学习中的细节问题,如果缺乏观察能力,只是一味地靠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灌输,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非常缓慢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29-02 在社会主义新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联系学生和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89-01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确保进行的有条不紊,...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