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

sansa2025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

  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在信息化社会中,借助新媒体传播的引领功能,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宗旨,创新教育方式,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新媒体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

  新媒体具有的交互式大数据与云计算、主体的自主性与参与性、信息来源的全球化与即时性、内容的数字化与交互性等特点,决定了新媒体以极广的普及面和极高的使用率,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主观思维和生活方式。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了空间和领域;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增强了超时空性和无障碍性;新媒体文化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自主学习各类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各种平台发表观点,参与讨论,改变在传统教育方式下理论灌输和被动学习的方式。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媒体形式的转变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在数量庞大的中国网民中,年龄在10~19岁和20~29岁的分别占网民总数的24.5%和30.7%,在网民的职业分布中,学生占到了25.1%,是网民数最多的群体。在大学校园里,几乎每位学生都有QQ号、计算机上网账号、微博、博客或相对私密的微信圈,这一切说明新媒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最便捷、常用和重要的手段,他们正通过迅速发展的新媒体将自己变成自媒体,置身“云端”获取个人需要的信息,并发表各自的见解。

  二、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对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

  新媒体时代,为各种信息的大量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并悄悄改变了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新媒体的大量运用一方面推动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得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搜索资料的手段先进而得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因海量信息的比对筛选和已有成型资料的帮助而明显增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高人指点”而更加灵活有效;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的教育带来不利影响,具体现为知识点获取的繁多和易得,造成大学生对核心理念印象不深,对关乎根本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因参考过多的个性意见而滋生模糊认识,“拿来主义”式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导致认识不够深入而容易随波逐流。

  2.新媒体成为不良思潮传播的媒介

  各种信息肆意传播,限制越来越小,一些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各种思潮也通过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它们有些与我国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强烈的对立和冲击,传统教育方式下单一的思想内容受到挑战,世界变得多元化,这就要求教育者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内容。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些不同的思想形态冲击,不能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在教育方式上不与时俱进,其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必然很难得到保证。

  3.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

  新媒体条件下,时间、空间已经不是大学生进行交流的障碍,网络的虚拟性更使大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畅所欲言,他们利用新媒体来张扬个性,表达情感。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他们价值观的随意性,使其思想变得混乱。网上一些错误的观念、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宣传,都容易造成大学生在认识上的错误,而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其价值观则可能走向错误的方向,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对策略

  1.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

  首先,根据当下信息传播特点搭建好教育服务网络平台,将不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陈旧信息传播方式升级改造,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加强校园媒体资源整合,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发挥高校宣传教育优势和特色,拓宽核心价值观教育信息来源,加强正面宣传,彰显时代精神,引领道德风尚。另一方面,利用高校富集的人力资源不断提高新媒体应用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促进媒体融合与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自媒体新业务,做大做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媒体传播交流平台。

  2.学校应提高教师的新媒体应用能力

  学校应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出努力,如在校园网站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种论坛、社区中展开积极讨论,给大学生指明方向,同时还要提高教师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大学生对新媒体较为了解,十分期待教师能够以最新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如果教师对新媒体认识不够,不但在一些前沿问题上难以和大学生保持一致,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

  3.大学生要正确对待新媒体,自觉树立核心价值观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大学生要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利用新媒体获取各种信息时,应提高甄别能力,自觉规避各种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完成学业,成长成才。总之,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很多有利的因素,但同样也存在许多挑战。新形势下,只有政府、高校、大学生共同努力,积极面对,才能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良好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4.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建立新型师生交往关系

  新媒体在高校的应用,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创造了条件,不仅改变了以往教育者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教育渠道,增进了师生的互动交流,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入了新活力。首先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增进师生交流。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体交流方式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为学生们答疑解惑,遏制各种负面信息传播,形成正面的网络舆论强势。着力建设红色网站。在网上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及时根据时事跟新网站内容,以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同时,还应就相关问题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增进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以此来改变师生原有的被动关系,提高学生们的主体性,增进学生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宽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丰富教育手段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辩证地看待这一变化和挑战,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中,引领学生们主动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①,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目标、信仰追求和价值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社交乃至日常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及其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的使用不仅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视野,改变...

    sansa2025未命名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New Media Era WANG Yuhui...

    sansa2025未命名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253-02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作为大学生的聚集地,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综合性人才的重任。其中,作为思想政...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86-02 一、自媒体的定义 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的戈尔德马克(G...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是形成优良校风班风及学风的关键教育,它以高校为主要阵地,以全体高校教师为主体教育者,在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配合支持下,依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运用多种切实有效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在无形中对...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