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大学生信仰问题与心理健康分析

sansa2025

  大学生信仰问题与心理健康分析

  信仰问题已然深入到大学校园的角角落落,信仰问题在我国一直就是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大学生信仰与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本文从信仰角度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予以干预应对措施,对于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极具现实意义。

  一、信仰

  1.信仰

  《宗教百科全书》定义为:“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或多或少包含,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得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贝格尔创新性定义为:“信仰是一种用神圣的方式来进行秩序化的人类活动。”在贝格尔看来,信仰的作用使人类社会的秩序神圣化,同时,也对人类的社会化生存意义给以合理化论证。

  2.信仰意义

  信仰的作用会涉及到的整体人格,其最核心的行为,一般在于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对某一种人格的养成而发挥深刻的、持久的潜在影响力。因此,对于人类而言,信仰起到的不只是精神麻醉的作用,其最终极的意义则是恰恰体现了人类追求“形而上”的永久本性。

  二、心理健康

  通俗地说,心理健康应涵盖心理状态的健康并将健康状态维持下去而避免心理障碍和问题的发生。其评判标准依据地域文化和时代的不同一直在发生变化。有研究在综合国内外众多研究结果后指出:评判一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至少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良好、意志坚定可坚持追求、心理表现与社会特征相适应等[1]。有统计研究显示,我国现有重症精神疾患人数达上千万,大学生中约16%-25%的人受心理障碍困扰。心理障碍是个体由于外界或自身因素导致心理、人格及行为等异常,影响社会认可而无法正常适应社会生活。另外,负性事件会激起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进而导致情绪低落诱发心理问题。“情绪”在中医里成为“情志”,抑郁症及经前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疾病皆为典型情志病症。而且研究显示心理疏导配合药物干预对病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三、关联性研究

  1、大学生个性心理易于接纳信仰

  在多元化文化交相碰撞的社会,大学生缺乏阅历,想法单纯,而又渴望成功,情绪比较浮躁,做事不稳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个性色彩十足。而信仰的的神秘色彩极易吸引他们的注意而逐渐走近信仰活动。况且,许多信仰在信仰者看来,可以给他们鼓舞和自信,能够疏解心中的烦闷起到发泄情绪,慰藉心灵的作用。

  2、信仰影响情绪

  现在的许多研究发现,信仰会通过影响个体兴趣、理想与世界观来影响个体心理活动,从而对心理健康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2]。学者Eric通过国内信仰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农村人口信仰扩散程度与抑郁情绪的症状表现呈现正相关[3]。

  3、 信仰作为心理补偿,却易导致认识错位

  实际研究中显示,绝大部分的信教学生对于宗教的常识性东西掌握不多,认识短浅而片面,多把现实中愿望受阻时的心愿或情感寄托于宗教,求得心灵上的慰藉。但是,也有部分有信仰的大学生相信上帝确实存在。只是不确定自己追求的所谓真神是什么?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1.规范化高校活动,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

  正常的信仰活动是学校允许的,但高校对于国家政策理解不到位,疏于校园管理,加上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非正常信仰的错误思想引导。面对这种情况,各高校应理性面对大学生信仰问题,尊重大学生的信仰自由,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群体的教育方式,将信仰活动纳入教学监管之下,防止不良势力深入。

  2.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多举办如:歌唱比赛、舞蹈大赛及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等可极大程度上舒缓大学生的彷徨与孤独感。而通过舒缓心理压力,排泄负性情绪和更多的社交活动,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融入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信息爆炸式增长,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之下,大学生倍感迷茫,而信仰则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机会。

  五、结论

  大学生信仰并非一蹴而就,存在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替代,或可一定程度上治愈心灵创伤。一项调查青海省某高校大学生信仰情况的研究显示:基于信仰前后变化,部分学生认为他们找到自己的信仰后,身心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的积极的改变。更有研究者认为,信仰或可加入到心理治疗的行列,对于疏导心理烦闷情绪,维护个体健康和幸福意义重大。

  大学生信仰问题与心理健康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校大学生对于O2O教学模式的反馈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O2O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由于O2O教学模式是新生事物,所以很多教师不是很确定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角...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一)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现实需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中,小学数学方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开始与生活挂钩,并且被要求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运用意识科学地加以培养自然而然成为其中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注意学习中的细节问题,如果缺乏观察能力,只是一味地靠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灌输,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非常缓慢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29-02 在社会主义新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联系学生和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89-01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确保进行的有条不紊,...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