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拖延现象调查

sansa2025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拖延现象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011-03

  1 研究背景

  在生活中,拖延现象普遍存在,如做事磨蹭、上课迟到、今日的事拖到明天做等等,拖延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困扰,比如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失去了一些珍贵的工作或者学习的机会,拖延还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长期拖延将会引发焦虑、内疚自责等负面情绪,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1],不利于心理素质的提升。

  而最能反映拖延这种现象的就是拖延行为。拖延行为是“推迟既定任务的非理性倾向”[2],Solomon(1984)[3]等指出拖延是不必要地推迟任务以至于产生主观不适体验的行为。而大学是我们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大学生的拖延行为非常值得关注。

  许多关于大学生拖延的研究都发现拖延行为在大学校园普遍存在,Ellis和Knaus(1977)估计95%的大学生在开始或完成一项任务时存在刻意的拖延,而70%的学生有经常习惯性拖延行为[4]。拖延之所以这么普遍,其中一个原因是拖延可以让我们逃避,逃避繁重的工作、任务或压力。

  通过对广东某学院学生拖延现象进行研究,了解民办大学学生拖延现状,可以为民办高校的学生拖延行为的干预和指导提供参考依据和对策,提高他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心理素质。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广东某民办高校本科生,共发放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504份,回收有效问卷443份,有效率为87.9%。其中男生166人,女生277人;大一为114人,大二为151人,大三为97人,大四为81人。

  2.2 研究方法

  采用Aitken拖延问卷(API),Aitken拖延问卷是Aitken在1982年编制的一个用于评估大学生长期持续拖延行为的自评量表。由19个条目构成,采用5点计分法。该量表的中文版本在我国大学生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5],采用α信度系数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本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16,具有较高的信度。

  2.3 统计处理

  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录入Excel2003,将数据导入SPSS17.0,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使用的统计方法是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拖延行为状况分析

  由表1所示,大学生的拖延总分为50.92±9.69,最低分为23,最高分为82。

  参考楚翘[6]等人的统计方法,对问卷题目得分进行深入分析,如果一份问卷有一题得分大于或等于4则记为1分,两题则记为2分,以此类推,把大于或等于4的项目作为拖延表现的阳性项目。发现民办大学生阳性项目得分最高为19,最低为0,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4.993±3.404,阳性项目得分越高,拖延行为越多,程度越强。民办大学生中20人(4.5%)阳性项目得分为0,没有表现出拖延行为,其他的423人(95.5%)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

  为了更深入了解该校大学生的拖延现象,统计得分高于4的拖延项目,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我很愿意去参加一个关于如何改变拖延行为的研修班”(45.2%),“我常常会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拼命地赶任务”(44.3%),“我总是要在最后期限即将来临时才会认真做这件事”(44%),“我开始做一件事之前总是磨蹭很久”(42.4%),“当考试期限逼近时,我常发现自己仍在忙别的事”(37%),数据说明大多数民办大学生非常想了解改变拖延的知识,后面的几种拖延行为都凸显了民办大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做得不足。

  3.2 不同性别大学生拖延总分的差异分析

  从表2可知,男生的拖延行为平均分为51.012,标准差为9.629;女生的拖延行为平均分为50.866,标准差为9.743。男生与女生在拖延行为总分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0.153,p>0.05)。但是在“当有一个重要的约会时,我会提前一天把要穿的衣服准备好”,男生得分(2.69±1.225)显著高于女生(2.29±1.119)(t=3.36,P?0.01);“我通常能按时上课”,男生得分(2.48±1.189)显著高于女生(2.07±1.056)(t=3.690,P?0.01)。这两种拖延行为男生都比女生明显地拖延。

  3.3 不同年级大学生拖延总分的差异分析

  通过分析表3数据可知,不同年级之间的拖延总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7.660,p?0.01)。经事后比较发现,大一的学生拖延行为的总分显著低于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P?0.01;大二的学生拖延得分最高,大一学生的拖延得分最低,并且大二的拖延分数显著高于大一。

  3.4 不同来源地及是否独生民办大学生拖延总分的差异分析

  由表4可知,不同家庭来源地民办大学生拖延总分分别为城市51.376±10.019,农村50.256±9.174。不同家庭来源地的民办大学生在拖延总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5可知,独生子女的拖延总分51.905±9.993,非独生子女拖延总分为50.615±9.589,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拖延总分上差异不显著。(P>0.05)

  3.5 不同学科专业的民办大学生拖延总分的差异分析

  表6结果显示,不同学科在拖延得分上差异显著,(F=4.879,P?0.01)。经事后比较发现,理工类专业的拖延总分均显著高于艺术类、文法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拖延总分,艺术类专业的拖延总分均显著低于财经类、外语类和人文类专业的拖延总分,文法类的拖延总分显著低于外语类专业的拖延总分,管理类专业的拖延总分显著低于外语类专业的拖延总分。理工类学科的拖延得分最高,艺术类的拖延得分最低。

  4 分析与讨论

  研究发现,约有95.5%被调查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可以看出拖延行为相当的普遍。从排名前五的拖延行为上看,民办大学生的拖延主要集中在做事情、完成任务和学业上,有研究指出大部分的大学生拖延者往往缺乏规划调控的能力:在任务的规划上,他们没有经过缜密的思考,按照一定科学的顺序安排任务的执行,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是随机选做的“近便”原则做事,结果往往导致“头重脚轻”、重要及紧急的事物被耽搁,任务的完成不成体系不够完整等等不良后果,正是由于缺乏对任务组织规划的能力,一些拖延者往往认为要完成的任务是巨大并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产生了畏难心理,从而导致拖延[7]。

  但是,拖延行为在性别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具体的一些拖延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国内的多数研究基本一致,魏源[8]的研究认为,男女生在拖延行为上无显著差异是因为他们在交往过程中的人际影响作用,拖沓懒散也有所感染。

  本研究得出大二的拖延得分最高,且年级在拖延总分上差异显著,大一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几个年级。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不一致,说明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的学校学生拖延行为的特点是有所不同的。一般在大一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不多,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学习相对轻松,而到了大二专业课程的数量骤增,学生学习的压力也较大,学生在心理上没有适应,很容易造成拖延行为的发生。另外,有部分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当上了干部或者参与了较多的第二课堂活动,占据了他们的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些原因有可能导致他们的拖延行为。庞维国[9]指出大二是我国大学生作业拖延从低到高迅速增加的转折期,可能原因是大一学生还在维持高中的学习习惯,而大二学生一味放松了对自己作业要求和缺少老师的监督,导致作业拖延的增加。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工作应该重视不同年级的拖延特点,特别是大一到大二的转折期。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生活,相对来说拖延行为没那么严重,而且他们面临着考证、考研、实习和求职等诸多不可拖延的事务。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拖延行为差异显著,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拖延总分显著低于除管理类和文法类的其它专业,而理工科的拖延总分则高于其它专业。原因可能是理工科的学习难度较大,理论性强,学业任务比较繁重,影响了他们的拖延行为,而艺术类专业的拖延总分最低可能是由于艺术学科的学习和其它学科的学习和考核方式不一样,艺术类学科没有那么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且艺术的创作讲究灵感,不能拖延。另外,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来源地不同的民办大学生在拖延得分上都不显著,也与马欣怡(2011)[10]等人的研究一致,证明学生的拖延行为比较普遍。

  5 建议与对策

  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二年级是大学生拖延行为由低到高迅速增加的转折期。第二,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的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特点。

  根据结论,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提出对策。对于学校,第一,可以对课程设置进行调研,然后对大一和大二的课程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二,定期开展各类有关于拖延行为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对于拖延行为有更深刻的了解,对于拖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对如何克服拖延行为有一个具体的规划。第三,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关于克服拖延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譬如定期开展一些关于拖延的团体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健康课等,针对大一到大二拖延行为的增长趋势,大一和大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次数可以多一点。

  对于老师,第一,布置的学习任务应该要有趣,并且要对学生提出具体清晰的要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的学习拖延[11]。第二,对于学习动机不强而导致拖延的学生,老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要克服拖延,关键还是要从学生自身出发。第一,给自己确立的目标必须是务实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而不是那种模糊而抽象的目标[12]。例如,以过四级为例,正确的目标不是笼统的一句“我要过四级”,而是“我今天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背20个单词,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做一篇英语阅读,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要坚持如此”。第二,做好时间管理。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难以执行自己的时间计划,因为我们缺少自控力。所以,最好找一位同伴做监督。第三,奖励自己为克服拖延所做的努力,这也是心理学所说的正强化,通过奖励来强化自己的行为。第四,如果你的拖延行为比较严重,并因此感到焦虑和烦躁,则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也可以多参加一些相关的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

  广东民办高校大学生拖延现象调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网购的心理分析与网络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互联网商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一方面与人们的购物需求有关。以大学生为例,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加上手机媒体的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合作学习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钢琴教学中如何为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心

    爱是师之责,更是师之德。教育中融入了感情,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让学生从情感上更加愿意接近教师,在学习上更加乐意接受老师的点拨,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在学琴之路上遇到问题的孩...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谈通过人物速写教学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一、中学生意志品质现状分析 根据大量的调查显示,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很大欠缺。穆桂海曾对大连市318名中学生进行了意志品质方面的问卷,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研究生活中的伯努利,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当下通过深化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建立物理拓展型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关注不同资质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物理的思维能力,相对于基础型课程...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30 引 言...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