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sansa2025

  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科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民族素质的高低。强化全民族的科学意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主题。科学在发展,教育也必须改革,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必须从学校做起。

  科学素质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自然科学,其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科学素质教育因素,因而成为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教材。实践证明,只要我们遵循教学规律、突出学科特点、注重方法策略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科学素质的含义

  所谓科学素质,指的是在具备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对有关个人和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能进行理性思维并做出符合规律的决策的能力,它要求人们对事物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智的独立分析、判断,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科学素质包括:①对科学价值的正确认识,对科学的兴趣,献身科学的信心;②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的精神;③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④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⑤用科学服务于社会的科学道德。以上表述可以看出,除科学知识、方法以外,科学观念、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是构成科学素质的重要因素,且是更高层次的要素。

  二、我国中小学科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偏重于文化教育、知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科学素质的教育,这种片面教育的后果,使我们的经济和产业长期只是对国外技术的跟踪、模仿和推广,而不善于开拓和创新。我们的学生不乏在各种世界性、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和考试中拿金牌、得高分的人,但一般缺乏想象力、创造力,缺乏动手能力和独立生存的能力。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远未到位的科学教育中,学校自身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与偏差。主要表现为缺乏科学实验,轻视科学方法教育,忽视科学精神养成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的效果也不理想,致使受教育者缺乏理性的、批判的、实证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三、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策略

  1.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化学教育理念

  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化学教育理念,化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亲自动手去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看。多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研究活动,让学生充分动脑,使他们同老师一起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在活动中让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把科学内容应用到解决新的化学情境中去;让每一位同学都充分地参与到做计划、决策、实践、讨论与交流上来。

  2.突出化学学科特点,发挥实验教学功能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关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学生可以直接通过实验事实,运用化学原理,分析、判断、研究、解决化学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加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等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科学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着重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智力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性的、定量的综合观察,从实验的宏观现象入手,揭示和认识微观变化的本质。观察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性的智力过程。教学中教会他们如何观察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实验能力。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①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②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③掌握实验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和记录;④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实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培养和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3)思维能力。化学学科特别是化学实验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3.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优化是加强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基本保证。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设计为知识的发现、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如阶梯状问题教学法,使我们的实验教学过程本身就成为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过程。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能力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非与生俱有的灵魂。

  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要持之以恒,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现代高素质公民。

  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网购的心理分析与网络营销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电商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与互联网商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一方面与人们的购物需求有关。以大学生为例,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多,几乎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加上手机媒体的发...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论合作学习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能够有效地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合作学习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在钢琴教学中如何为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心

    爱是师之责,更是师之德。教育中融入了感情,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让学生从情感上更加愿意接近教师,在学习上更加乐意接受老师的点拨,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帮助这些在学琴之路上遇到问题的孩...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谈通过人物速写教学磨练学生意志品质

    一、中学生意志品质现状分析 根据大量的调查显示,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在意志品质方面存在很大欠缺。穆桂海曾对大连市318名中学生进行了意志品质方面的问卷,结果表明:目前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环...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研究生活中的伯努利,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当下通过深化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建立物理拓展型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关注不同资质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物理的思维能力,相对于基础型课程...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3969/j. issn. 1671- 5918. 2017. 14. 030 引 言...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