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军训,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sansa2025

  军训,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引言:

  近段时间各地发生一些军训的负面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再次对军训必要性的讨论。其实,军训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和实践课,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特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入挖掘军训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军训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是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军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军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生活作风和团结与协作的精神

  现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从小没有吃过苦,普遍缺乏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许多学生又是初次离开家过集体生活。而军训,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职业生活中应具备的人才素质。在军训生活中,学生不仅锻炼了体质和意志,也学会了集体生活,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在关心和体贴别人的同时也享受了他人的体贴和关怀;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做到的一切行动听指挥,通过军事化管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得以加强。为保持学生向上的心态,军训中常运用一些激励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唱军旅歌曲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将个人努力与集体荣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

  2.军训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们缺乏忧患意识和国防的观念,军训的主要内容是国防教育,通过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强化其爱国主义思想。在军训中,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认识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二、当前大学生军训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军训的必要性和教育作用认识不足

  尽管我国《宪法》、《兵役法》规定,军训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军训的必要性及教育性认识不足,一些学校在训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动员工作,仅是一纸通知;在军训过程中,过于强调军事训练,而相对放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忽视军训在大学生心理方面的不适应,没有及时做好心理疏导,造成军训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2.军训时间有限,后续效应难以保持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各高校军训均采取新生报到后或第一学年结束后集中短期训练,时间多为10天到两周左右。这种强化训练短期效果明显,但军训结束后,学生往往放松了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军训的效果越来越淡化,直至消失。

  3.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为了学生安全,节省时间,直接将军训的内容简单化,军训变成了简单枯燥的站军姿,练口号,走正步,格式化的队列训练和汇报表演。这样的军训很难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创新思路,拓展军训的内容,实现军训的育人功能

  每年9月,随着各大高校陆续进入开学季,新入学大学生的军训也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可延续多年的站军姿、踢正步、军体拳等军训“老三样”,让不少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甚至抗拒。如何改变军训现在这种“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现象,使之发挥好其原本的育人功能,高校及军训基地各方应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宗旨改进军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模式,拓展思路。

  1.丰富军训内容,注重科技含量

  多年来大学生的军训一直延续“老三样”的内容,尤其是近年来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各校以安全为出发点,逐步取消一些项目:如怕学生晕倒,取消5-10公里越野的项目;怕学生磕碰受伤,取消了紧急集合的项目……结果就剩下安全系数最高的站军姿、踢正步等老三样项目。现在的大学生已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是充满个性的一代,对这样的项目肯定不满,甚至抗拒、逃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丰富军训的内容,如在军训项目中加入“无线电侧向、定向越野”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甚至可以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加入真人CS的一些战术演练项目;同时还可以传授学生实用性较强的防震、防火等救助性的常识内容;以及教授一些简单的应急救护等知识,如简单包扎、骨折支架等。这些训练项目不仅丰富了军训的内容,也使学生有兴趣去参与,乐于学习,而且这些内容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中也很实用,例如识图用图,学生们掌握后,野外生存能力会有所增强;防火、防震救助、战场医疗救护更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总之,如果军训只是一些操课、内务训练,学生必定会抵触,如果我们加入一些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项目,有了这些“新变化”不仅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且让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到科技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也增了学生的科技国防意识。

  2.提高教官素质,创新训练方法

  军训教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军训效果。教官大多来自军营,都是军中业务素质较好的官兵,年纪与大学生相仿,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如果教官们只是简单训练学生内务、队列以及无条件服从,势必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因此作为军训一方的基地方面除了应在硬件上不断改善外,更应该在教官的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下功夫,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引入一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对学生多一些关怀,改变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方法,更不能与学生发生暴力冲突事件。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训练的效果,而且也使学生对军队、对教官产生尊重与敬畏。

  3.巩固军训成果,提升自我管理水平

  现在的军训多采用集训的方式,短期的效果比较显著,但军训结束后的活动几乎没有了,军训的思想教育成果难以维持。为了克服这种短效行为,学校应当通过一系列衔接的活动,把军训成果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工作中。如开展征文比赛、防火、防震救助演练、医疗救护比赛等活动,组建越野拉练社团等,使军训中形成的精神品质得到保持。这样使有限的军训得以延伸,也使军训教学更加具有完整性和规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军训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提高了大学生公民意识、国防意识、组织性和纪律性,也培养了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军营这个特殊的环境使大学生品质和素养得到了锻炼和重塑, 自身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军训,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与成因分析

    【摘要】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市场经济蕴涵着诸如交换或契约信用制度伦理、竞争制度伦理和分配制度伦理等丰富的伦理要索。同时,市场经济制度以其对效率与公平价值的追求,以及坚持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伦理取向而显示出与其它制度伦理小同的伦理特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意识不断的增强,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与改革压力,高等教育应当以培养知识型人才逐步转变为发展全方位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高校中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利用英文报刊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5-0144-0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一个人获取信息、提升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各种因素,尝试剖析各种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 J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60-2 一、加强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面向一般中、小学校或一些艺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且大多数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