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从中职学生教育模式特点出发分析德育教育

sansa2025

  从中职学生教育模式特点出发分析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1

  1.中职学校

  1.1职业学校的地位

  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之一,是我国教育体系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的教育模式跟全日制的普通高中生比,他们不仅拥有职业理论相关的知识,而且还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他们更具备专业技能。这也同样意味着对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中职学生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发育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他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培养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这样,无论对于日后的继续深造学习还是参加工作包括为人处世都有这巨大的作用。

  1.2中学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中职学生,一些人一直存有偏见,认为是学习不好的孩子才上的中职学校。学习好的学生都考入了重点高中诸如此类的言论。但是从教育模式上来分析,有多少孩子大学毕业之后,无论从工作技能还是工作经验上将比中职学生强呢?!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也许之前性格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在学校加以培养,他们必定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而且对于处在人格塑造阶段的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便可以摒弃之前坏习惯。从从而为社会谋福利。

  中职学校对学生所进行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角度着手,普及法律知识,从而保证其在进入社会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德育教育和其他的专业知识也是彼此渗透的。我们都知道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德”排在首位,意思就是德育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品德,其他知识再丰富,也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换言之,这样的人知识愈加丰富,对社会的危害就愈加的大。因此,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足够重视。

  2.德育教育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教育。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末。

  2.1新生入学时的德育教育

  对于一部分新生而言,刚踏入到中职学校这个陌生的校园。生活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对于一个陌生心理而言,德育教育此刻进行是最适宜的。心理学上讲,人在初涉一个领域时,最初养成的习惯会伴随之后的生活发展。而此刻对于入学新生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入学教育,可以让他们有纪律有组织的在学校生活,同时将学校的校规校训以及办学理念告诉他们,好让其做好对未来生活的打算,以及对日后学习就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同时,在自己内心形成明确的信念。对于道德是非有明确的分辨能力,以备日后德育教育做好基础。一些学生在踏入中职学校之前,也许确实不够优秀,需要及时教育,那么入学时的新生教育,对他们而言,便是在思想道德道路上一次正确的引领。

  2.2学生上课时的德育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地方。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地方。对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而言,在三尺讲台之上,传播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个人成长所寄去的营养所在。对于学生思想品格的形成,教师的影响不容忽视。中职学校一般都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接触的能给其正能量的人,便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之上,在普及知识的同时,向学生灌输的思想价值观,而且教师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上,也要做好道德榜样,为学生所崇敬。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设为一门课程来教授,使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所包含的道理。使他们在不荒废道德品质的情况下,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学习也可以开展德育教育类的活动,使学生在其中真实的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价值,从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3学生实习时的德育教育

  对于课程强调实践性的中职学校而言,实习生活是每个学生必须经理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你对今后社会工作形态认识的一个初探。在这个阶段,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和文化课程,更重要的就是职业道德。对于公司的管理层而言,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之前的两者都是公司的隐患。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时刻想学生灌输劳动观念、诚信问题等。因为,作为即将要踏入社会的中职学生而言,实习是对未来工作的一个简单体验。只有从中学习到东西,毕业的时候面对问题才可以游刃有余。而在这个阶段,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将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维护商业秘密和企业形象,诚实守信踏实肯干,这些都将为接下来踏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学生就业后的德育教育

  中职学校对培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负责。这就包括其对后期就业的德育教育。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毕业之后的德育教育。因为只有及时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毕业之后的安置,才可以为当前的工作是否科学性作出判断。而且学生就业之后,在职场中仍然会遇到问题,专业性上或者心理上的,学校加强对其教育之后,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结语:对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发展而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起到自身的辅助作用。随着社会道德体系的不断完善,德育教育将会整个社会遍地开花。同时,随着中职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从中职学生教育模式特点出发分析德育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综合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何为动手能力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一方面,我们要敢于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动手操作、制作等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社会实践活动被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学生、社会各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下,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实践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开展便民服务、文化辅导活动、法律宣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是实践教学形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顶岗实习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通过“担当起本职工作来学习”或者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替别人当班来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新模式

    一、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教育部高教司新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路径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步加大,保障了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解决大学生生活费用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何把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0-02 当前的大学生是在网络与社会信息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是信息时代的体验者,而且思维活跃,对信息较敏感,且潜在...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