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职院校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教育的现实与考量

sansa2025

  高职院校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教育的现实与考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1

  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探索高职院校国际政治观教育现状,认清形势和问题,寻求更为有效的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促进校园稳定、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国际政治观教育的大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让整个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强。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时代下,电脑网络、手机通讯、各类传媒平台,带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普通人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更多的国内国际问题,不可避免的受到国外价值观的影响。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在某些热点焦点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易受到网络、人为的熏陶,产生偏差。因此,在大学校园里建立更优良的国际政治观教育机制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

  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手段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随着“90后”学生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力,认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参与现状必须适时调整研究思路和方法。这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认知标准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冲动性、波动性,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又一显著特征。

  一是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认知方面。他们经历了中国国家实力快速增长,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期,亲身感受到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他们拥护的领导,热爱自己的国家,对社会发展充满信心。然而,伴随经济开放的同时,国内外各种思潮也乘机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敌对势力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发展,给一部分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有些大学生开始对社会问题认知产生偏执,对国内外热点焦点事件立场动摇,对我国政府的态度、做法产生不客观的失望。

  二是在个人思想意识和认知方面。高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他们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且敢于尝试。涉世未深的他们易受到虚假信息和别有用心势力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往往会造成不良后果。

  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国际政治观教育体制,解决大学生政治参与主动性不足、易受社会思潮左右、对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兴趣不高等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教育的途径

  政治观教育是一项着重于在意识领域的教育活动,专注于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方面的传播,它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等多方面的界定,并且包括了国家在意识领域的一些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对影响公民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高职大学生的国际政治观教育途径有:

  一是高校重视国际政治观教育的“顶层设计”。广大高校领导和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认真查究教育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并适时理论联系实际,让政治课堂走进学生内心,并着重从高校文化建设、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好架构与优化。

  二是优化政治类课程设置。高校在政治课程的设置上,应本着合理、有效的原则,将政治课程作为必修课予以重视。从专业教师配备、课时分配、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合理优化,达到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目的。高职院校要开设当代国际关系、世界政治与经济等“国际政治”类课程,让学生对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内外热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穿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用事实说话,增加典型案例、社会热点在国际政治课教学中的比重。

  三是利用信息手段,着力提升国际政治观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国际政治观教育要充分利用好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在网络、微博、微信、QQ等传播媒介上开设第二课堂,注重和学生的课下在线教育,及时与大学生们进行国内外热点问题的探讨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看法,并合理进行教育引导。

  四是定期开展座谈、专家讲座等灵活教育形式。通过开展专题座谈会、专家讲座等形式,就最新国内外热点问题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国际政治热点的来龙去脉和问题实质,更好的把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是建设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政治学习与参与兴趣,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是现代高职教育的核心办学理念,旨在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目标是实用性。但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国际政治教育也必不可少。人性化、和谐化、高品位的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锤炼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可以提高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大学校园里的国际政治教育可以为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带来更为开阔的眼界与水平。

  总之,当今中国面临着国内外复杂的形势和挑战,国际政治观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们更好的把握国情,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良好的国际政治观和政治参与意识,不仅是他们自身素质的展现,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

  高职院校大学生国际政治观教育的现实与考量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实施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

    摘 要 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高校将同时面临招生和就业的两大难题,高职院校如何正视现状、发挥自身优势和打造核心竞争力呢?针对高职院校如何实施创业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进...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123-03 所谓就业价值取向主要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状况下,在寻找工作过程中对职业价值在理想追求、自我定位、职业评价以及职业选择等过程...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27-02 大学生社团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依照法律或校规校纪,遵循一定的宗旨和原则,按照一定章程自愿结成的具有相对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范围...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刍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19-01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作为新一代的职场人,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良和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更要具有优良的职...

    sansa2025未命名
  • 高职院校大学生组织与活动管理

    学生组织是学校依照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根据教育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的,或者是由学生自发组成的,具有一定组织管理功能的组织。学生组织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力载体,既是培养人才,凝聚学生群体的工具,又是大学生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工具;在实现高...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职院校大学生廉洁价值观调研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233-04 廉洁价值观是人们关于廉洁问题的基本看法、总体观念,是价值观的一般属性在廉洁问题上的具体体现。2010年,中央纪委等六部门下发《...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