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sansa2025

  浅谈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青年时期是发生性及性相关精神心理问题的高峰期,与未来的婚姻、家庭幸福有密切关系。而大学生是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青春期,性器官已发育成熟,但因尚未步入社会,在性心理方面并未完全成熟。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的普及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性观念日益开放,中国传统的贞操观及性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十分淡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学生遵守传统的“禁欲”等性观念并不现实,婚前性行为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我国存在长期将性相关问题“神秘化”的倾向,高校性健康教育缺失及工作开展严重滞后,大学生在性心理发育不成熟、性知识缺乏的情况下,因婚前性行为所致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率、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等不断增加,甚至因性压抑释放不当出现各类性心理障碍,这不利于合格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高。因此,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本文对目前影响在校大学生性健康可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性健康教育策略,旨在为未来高校性健康教育改革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安全教育、人文教育等提供参考意见。

  一、影响大学生性健康因素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思想束缚,使人们对性教育持冷漠甚至排斥的态度。学校、教师难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性健康教育,部分教师、家长认为性教育就是通过传媒以娱乐为目的获得性知识,甚至等同于黄色文化。

  (二)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不足,课程设置缺失

  对于性,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性可以“无师自通”,使学校忽视性健康教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从学校获取性健康知识较少,性知识匮乏。教育体系中性健康教育缺失,课程体系不完善(如部分高校性健康教育属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高校则属于新生入学教育),无相关的专业师资(多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或思政教师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缺乏有效的教育,致使其缺乏正确对待性意识和性行为的判别能力。

  (三)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

  高校性健康教育缺乏类似于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能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生殖与避孕相关咨询的服务机构。部分大学生因害羞、担心隐私泄露等原因使其难以求助或求教,使其可能再次遭受因性问题所致的心理伤害。

  (四)大学生自身性心理及性知识掌握的特点

  大学生社会化尚未完成,其对性与爱情的理解不成熟,同时对性的认识存在朦胧性,集中于性的生物属性而忽视社会属性,性知识掌握较为匮乏,而自身经济尚未独立,难以深入理解家庭责任及性伦理道德。有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性观念较为开放,认为婚前性行为属于个人行为,不涉及伦理道德,对性知识了解甚少,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不了解意外怀孕的相关知识。在缺乏必要的性健康教育情况下,大学生因性梦、手淫、遗精等现象所致的性心理问题较为严重。

  (五)网络等新传播媒介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较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而性相关问题的隐私性特点,使大学生难以向父母、教师等长辈请教,而网络因匿名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适宜解决途径。有研究表明,网络、各类色情影视作品已成为大学生性知识来源的主要渠道。但是,网络所能提供的性知识未必正确,部分内容存在夸大的成分,甚至是错误的内容,而大学生通过这些途径来解决性困惑时,长期接受不良信息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塑造,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也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性观念的培养。

  二、策略

  (一)加强性健康教育,将相关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完善性健康教育教学体系

  性健康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参与。有研究表明,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性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也希望得到相应的建议与指导。因此,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性健康教育课,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结合相关内容的教学;引进相应师资或选派心理咨询教师进修性健康教育,提高性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如有条件,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与心理咨询中心相似的大学生性健康咨询中心,帮助学生解释性相关问题的疑惑。

  (二)根据大学生性别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性健康教育

  有研究表明,男、女生在性观念、性态度、性行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男、女生不同特点编制不同的教学计划,分“性”教学,避免学生害羞、回避等心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性健康相关的校园活动开展

  长期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多数人难以在公众场合讨论性。因此,除课堂教学外,高校还应该加强相关性健康知识的宣传,破除传统的性封闭思想,如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利用校报、广播、宣传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法律文化节等宣传相关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道德及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开展相关知识的征文比赛,聘请相关专家讲座等,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四)加强辅导员相关性健康知识培训,完善监控体系

  目前高校性健康教育存在的缺乏基层辅导,学生遇到性困惑无法得到来自正规途径的帮助。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与大学生关系紧密,通过对辅导员性健康教育专业化培训,帮助大学生遇到的性相关问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浅谈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中专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242-01 一、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开展教学 虽然青春期的中专生在生理上已经基本发育完全,思想意识也比较活跃,但是他们的心理特征...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生识字聪明始”,研究识字教学,探求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艺术、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途径,实在很有必要。低年级识字教学需根据其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运用多种形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并强调对汉字内涵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代,档案是历史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发展的原始记录,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大学生档案记载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各种表现情况,是了解学生的重要信息依据,对用人单位来说,可以从大学生的档案中了解应聘者学习、生活和在校表...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当代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人与人交往的行为艺术。讲礼仪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小学生的教育要求。身在礼仪之国,就应该做讲礼仪的好公民,讲礼仪是当代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才能构建文明校...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分析

    与应试教育模式有所不同,现代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对知识点进行主动探索,能够真正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而这一教育理念与生活化教学模式极为切合,于是各任课老师都加大了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而班主任作为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农业类高职学生就业调查与分析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逐渐消退,但自然灾害的频发和世界局部地区的动荡,使得全球经济的复苏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我国的大量出口导向型企业仍存在着很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仍然是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实...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