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韩国学生常见的动词使用偏误分析

sansa2025

  韩国学生常见的动词使用偏误分析

  韩语词汇由“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词”三部分组成,其中“汉字词”约占汉语词汇的一半以上。这使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要比西方国家学生容易得多,可是由于两种语言词汇仍旧是由许多区别的,而这些区别正是造成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有障碍的主要原因。本人通过在韩国的教学实践,发现了韩国学生在汉语词汇的使用方面出现的偏误,与汉韩两种语言本身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对韩国学生在汉语词汇使用中,出现的几种动词使用偏误进行了分析,通过汉韩语言对比阐释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对今后课堂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动词使用中产生偏误的类型

  (一)把名词当作动词

  ?今天我要跟妈妈电话。

  应改为:今天我要跟妈妈通电话。在汉语中“电话”只能做名词,而在韩语中“电话”加上动词词尾可做动词,因此韩国学生常将它误用为动词。

  ?到现在我还没有经验过失败。

  应改为:到现在我还没有经历过失败。汉语中“经验”是名词,不能与失败搭配使用。韩语中“经历”只有名词词性,不能充当动词,而“经验”既可以做名词,加上动词词尾也可以做动词,因此学生会误用经验。

  (二)把动词当作名词

  ?我对这方面的事没有关心。

  应改为:我不关心这方面的事。在韩语中,“关心”一词是名词性的,而在汉语中却是动词性的。

  ?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结婚。

  应改为:你一定要来参加我们的婚礼。韩语中“结婚”是名词,可以说祝福你们的结婚。而汉语中“结婚”是动词,是不能与参加搭配使用的。

  ?在毕业典礼上,我和老师一起照了照相。

  应改为:在毕业典礼上,我和老师一起照了相片。“照相”在汉语中是动词性的,而在韩语中是名词性的,这就成为韩国学生造成以上错误用法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告诉学生这些词的动词词性。

  (三)将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

  在韩语中不及物动词很少,动词一般都可以带宾语,只是宾语的位置与汉语不同。因此,学生在遇到一些不及物动词时就会出现问题。下面是学生出现过的错句。

  1.把本该以介词引导作状语的成分误作不及物动词的宾语,是韩国学生常见的语法偏误。比如:

  ?我着急你弟弟的健康。

  ?我妹妹失败了大学入学考试。

  这两例中将“著急”、“失败”误作了及物动词。句中的“你弟弟的健康”、“大学入学考试”应分别由介词“为”、“在……中”引导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充当状语。应分别改为:“我为你弟弟的健康着急。”、“我妹妹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失败了。”。

  2.一些可作为复合趋向补语使用的动词,如“回来、进去、出去”等,后面不可以带宾语。 但韩国学生在使用中常常会产生偏误,比如:

  ?他每天回来宿舍很晚。

  “回来”不能带宾语。应改为:他每天回宿舍来很晚。

  ?你出来房间一会儿,我有事。

  “出来”不能带宾语,可以说“从……出来”或者“出……来”。应改为: 你出房间来一会儿,我有事。

  (四)将离合动词误用为及物动词

  学生在使用汉语所特有的“离合词”时,常常将离合词误作及物动词,把该由介词引导的成分误作宾语。比如:

  ?请大家随便说话自己的意见。

  应改为:请大家随便说自己的意见。

  ?昨天我见面了我的中国朋友。

  应改为:昨天我跟我的中国朋友见面了。

  ?我毕业首尔大学。

  汉语中“毕业”是不及物动词,必须加上介词才可以,如“毕业于”,“从……毕业”。应改为: 我毕业于首尔大学。或: 我从首尔大学毕业。

  二、教学建议

  (一)消除学生头脑中的对等词观念

  学生的随意比附是产生词汇方面偏误的主要原因,学生头脑中存在这种观念是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让学生明白教材中所给的例子、解释和学生母语中的词语不是完全对等的,是有差别的。可同时给出两个对应词,使他们互相限制,利用不同的搭配关系说明词汇不是完全对等的,如“达到目的”、“到达目的地”等。

  (二)敏锐发现、适当纠错,注意词汇教学的阶段性

  我们应经常留意到学生常用错的词,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纠正自己的偏误。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韩国汉字词对学生的迁移作用相当明显。但是初级阶段的词语意义比较单纯,只要让学生明白课本中指示的意义即可,个别容易引起偏误的词可稍加说明,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一时难以消化造成词义上的滥用、误用。到了中级阶段学生可以自己纠正错误,同时要求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偏误,抓住常见的、偏误频率高的词给予适当的纠正,并帮助学生做好归纳总结、举一反三的工作。这样学生的汉语使用才会更准确,汉语水平也会逐渐提高。

  韩国学生常见的动词使用偏误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对大学生哲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2017405 哲学素养通常是指理性地认识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形成通达地驾驭自我和从容处世的能力。作为人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均衡健全的哲...

    sansa2025教育师范
  • “90后”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摘 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多数“90后”经管类大学生容易出现焦虑、悲观、不满、自卑、从众、依赖、攀比、自负、懦弱等心理问题。据此,要引导大学生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助其确立正...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进机制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关...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 要:本文作者对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谈了几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作者认为,激发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想交流、会交流、交流好,这样必将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标准性、灵活性、逻辑性,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方式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和学生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式和来自社会和学生的新要求,一定要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体系,通过大...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刍议设计素描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J2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81-02 设计素描作为中职艺术设计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课程,不仅承担培养学生造型基础的功能,还要担负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责任。因...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