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研究

sansa2025

  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 G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其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在我国只有不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中国的发展形式。现在正处于网络信息大爆炸时期,每个人特别是大学生最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中有很多好的、积极的、超前的思想观念,当然也充斥着很多不良信息,有悖于人文道德的极端思想。如果没有很好的自我辨别能力很容易被卷入到网络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在物质上的享受。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很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如何才能不被错误的、不良的思想所影响,找到自己的方向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要想做到这一点,只有不断增强自我的甄别能力。拥有甄别能力的前提首先就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被各种思想牵着鼻子走,而是有着自我判断能力同时可以采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只有不断的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才能提高自身水平,才能更好的立足于当今的社会。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是非常深厚的,它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平、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科学性和人民性。在国家的发展上要朝着富强、民主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在经济建设上和政治建设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切实的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保证我国的发展是稳步,健康的朝着未来前进。只有国家强大了人们的生活才能不受外来的侵扰,人民的内部才会更加的和谐,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才会提高。同时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人民对自己国家要有强烈的热爱之情。可以说爱国是一个国家公民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中华名字屹立五千年不倒的重要原因。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爱国的方式也在深层次的发生着变化,在旧中国时代要求的爱国其实就是对皇权的维护和巩固,实际上国家的权利是不属于人民的。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决定我国不再是原来的封建社会而是以人民为主的人民民主的专政国家,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作为一个国家的主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国家。人民热爱自己的国家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根本体现。

  2 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策略

  2.1着重社会教育

  在社会中广泛的开展社会教育,同时对在校的学生进行新常态化教育。首先在学校的内部从上到下都要认真的贯彻的思想路线,跟随党的正确方针前进。不断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在教育中加强社会实践。把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地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和现实生活着的人民大众学习。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把自己的知识和想法与人民群众交流。

  在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进行实践活动是其重要的要求之一,同时社会实践在高校也是一种教育的形式。在社会实践中可以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在现在的高校中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身还存在着一些毛病。例如,在学校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找出社会中出现价值观缺失的问题,以及在社会中存在的好的价值观理念。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汇总然后进行讨论,探讨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去做,才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加强学校教育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大学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有很好的条件比如在高校中普遍开的都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有部分章节都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和阐述。这些就给学生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在大学的教学中到处都充斥着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

  要想实现常态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就要借助于学校的网络系统。例如老师和同学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讨论话题,在校园网上开展相关方面的教育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共同参与进来。学生们在氛围下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存在,在行为举止上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社团网站上也可以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做出相应的解答,使得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只有他们真正的理解了才会在行动中跟随这种观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导方向。

  2.3 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

  一直以来爱国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有极高的爱国意识。大学生代表了一个国家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群体,它是社会的风向标他们的思想直接引领者整个社会。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稳定的根基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体现。只有在内心深处对祖国有深深的爱戴之情,大学生走入社会才会积极的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上来。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祖国,有了这样高尚的情怀又怎么可能对国家对社会造成危害。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拥有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以后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4 加强高校传统价值观教育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传承中,留下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需要我们这代人去传承。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的新生代,有着很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的教育中要积极的加强学生的传统教育,让他们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力量。我国的传统价值观最主要的特征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一种观念,可以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那些曾经的文人雅士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在他们的人生发展中都具备好的传统观念使得他们变得更加的优秀,最终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也应该效仿他们,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的塑造自己的人格,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争取做一个合格人才,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其传统价值观的教育,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树立他们的爱国意识和高尚的情操才是教育的根本。

  3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价值观念,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我们去正确的对待和使用。在新时期环境下应该加强常态化的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作用。最终使得大学生的观念更加符合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常态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多角度鉴赏 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美术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也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学科,鉴赏就成为其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全面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构建高效美术课堂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活动,要让学生在美术自主鉴赏中形成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策略

    无论对网络评价如何,网络现今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笔者作为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中,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在网络、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主体迷失行为,如目的性迷失,信息迷航,时间控制感弱化等。有的甚至出现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案例行政法课程教学的学生参与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29-03 一、开展行政法案例教学的意义 纵观新中国法学教育历程,法学教育的繁荣自20世纪90年代始,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有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数学新课改也非常重视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就教材进行枯燥而机械的讲解,使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记忆概念、公式与定理。 在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从科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第三批国家级中等职业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等关键环节如何更好地结合与发挥专业优势,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是今后学校专业建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41-01 一、礼仪的内涵和传统教育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它是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恭敬而出现的对人类行为规范进行的约束行为,发展到...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