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高校国防教育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sansa2025

  浅析高校国防教育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近年来,医患关系的冲突愈演愈烈。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社会诚信度的下降,贫富差距的增大,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法制不够健全等。在这些因素中,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等医学教育注重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是不争的事实。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普及性教育。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国防教育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医学生良好的精神、道德素质

  (一)德育方面的培养。国防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通过国防教育,加深大学生对、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培养他们高度的献身精神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使每个医学生明确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和光荣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医学生能够从党、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养成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高尚医德,为民众解除病痛,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国防教育中的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战争,它与国家的安危、人民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 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荣辱兴衰,生死存亡的大事,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共鸣, 从而激发起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医学生作为我国医学卫生战线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其道德水平决定着未来中国卫生行业的道德水平。通过国防教育加强医学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医德医风是一条新的途径。

  (三)通过国防教育,学生还比较系统的学习无产阶级的国家观、战争观、方法论,学习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和我军的光荣传统,接受人民解放军严格的训练和组织纪律以及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熏陶,这一切都有利于增强医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从而培养医学生良好的精神、道德素质,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上不良医德医风的影响,当代医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自我、忽视社会的心理。很多医学生学医就是因为目前医生职业稳定、待遇好,在工作安排上倾向于待遇好、病人多的科室,见钱治病、见利救人,根本没有为患者着想。

  二、军事训练可以磨砺医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一)军训对学生的意志锻炼及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是极见成效的。意志坚强是一个人综合素质高的具体表现。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又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考进大学的,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盲目的优越感,误认为自己真的成了社会的“骄子”、时代的“宠儿”,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需求一旦得不到满足,在感情意志上就表现得非常脆弱。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医学专业的学生具备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通过国防教育特别是军训能够帮助医学生战胜自己的弱点,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父母的过分溺爱,社会上不适当的赞扬,许多医学生都养成了养尊处优的习惯,生活惰散、意志薄弱,没有时间观念,通过军训之后能够使这些不良行为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三)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军事技能训练通常是在开学之初进行,天气炎热,许多医学生适应不了高温的环境而晕倒,在中学时,学生重视的是学分,忽视了身体的锻炼,据有关统计,学生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通过军事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步地加强,为紧张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国防教育能够培养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一)医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理论性比较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而军事技能训练正是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军事训练中的人际交往就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取宝贵的知识,启发自己,帮助自己。

  (二)军事训练非常注重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强调集中、统一;医学需要不同学科医生之间、护士之间、与病人的相互配合,没有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是不可能成功的。高校国防教育以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形式,军事活动的团体性和军事斗争的对抗性是军事领域的显著特点,团体性有利于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激发集体荣誉感和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对抗性有利于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队互助精神,激发竞争意识,在军事技能训练中,使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展示。

  四、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断创新,不断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才是医学发展的生命力。军事科研处于世界前沿,必然带动军事科学在思维方面的创造性特点,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素质教育的核心。

  (三)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军事知识,那么他还不是一个完善的科学家,他的大脑思维脉络还缺了一根重要的经络。”学习军事科学知识,不仅有利于开阔医学生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医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进一步促进智力发展。

  总之,通过国防教育中文化因素的挖掘,有利于开发医学生的智力,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浅析高校国防教育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多角度鉴赏 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美术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也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学科,鉴赏就成为其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全面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构建高效美术课堂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活动,要让学生在美术自主鉴赏中形成基...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策略

    无论对网络评价如何,网络现今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笔者作为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中,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在网络、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主体迷失行为,如目的性迷失,信息迷航,时间控制感弱化等。有的甚至出现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案例行政法课程教学的学生参与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29-03 一、开展行政法案例教学的意义 纵观新中国法学教育历程,法学教育的繁荣自20世纪90年代始,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有关...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数学新课改也非常重视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再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就教材进行枯燥而机械的讲解,使学生只是机械地、被动地记忆概念、公式与定理。 在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从科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第三批国家级中等职业示范性建设项目学校,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等关键环节如何更好地结合与发挥专业优势,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是今后学校专业建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41-01 一、礼仪的内涵和传统教育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它是为了表示对神灵的恭敬而出现的对人类行为规范进行的约束行为,发展到...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