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ansa202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开始学会说话时,总能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提出的问题反而越来越少。许多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性地解决问题,原因又何在呢?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阻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一、抓住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靠“灌输――接受”的模式来完成。未安排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现在有的教师改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课堂上虽然也有一些火热的场面,看似学生不断思考,其实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老师在牵着学生走。而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不到培养,也就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了。

  比如,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课题为《估算》。练习中首先让学生估算14+25、36-18两题,然后让学生比较估算值与精确值,意图是让学生归纳出估算值接近精确值的特点。学生A回答:因为14邻近的整十数是10,25邻近的整十数是30,所以14加25大约等于40,而14+25=39,估算的结果40非常接近计算的结果39。学生B接着马上提问并反驳:不对!如果是14+24呢?14邻近的整十数是10,24邻近的整十数是20,14加24大约等于30,而14+24=38,那么估算的结果30和计算的结果38相差很多。当我听到学生发现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时,精神为之一振,而老师生怕讲不清楚或影响上课进度,只是敷衍了事:“同学们,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下面我们继续练习……”唉,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这样被扼杀了。

  二、创设发现问题的氛围,铺好发现问题的路子

  (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正表现自己,创造性的发挥潜能。每当上课时,我总是能抛开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不愉快,以饱满的热情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不做高高在上的“传教者”,而是和颜悦色蹲下身来,以朋友的心态,做学生学习的“倾听者、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注重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教学尝试中发现问题

  教师在课堂中可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当尝试中发现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或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见解时,适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当学生学会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有的学生就提出怎样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教师适时出示两个例子让学生尝试,学生练习情况如下:

  A. 2|6 8 10 B. 2|6 10 18

  3 4 5 3 5 9

  6、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 6、10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

  2×3×4×5=120 2×3×5×9=270

  然后让学生分别写出每一个数的倍数进行验证,学生很快发现,A题求出的120是6、8和10的最小公倍数;而B题求出的270并不是6、10和18的最小公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应该是90。学生在尝试中产生了困惑,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用同样的方法A题的结果是正确的,而B题的结果不正确呢?(2)为什么270不是6、10和18的最小公倍数呢?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很快验证出一个数是否是另外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肯定有所不同,那么区别在那里呢?……通过在尝试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随着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新知,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总之,在小学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应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帮助每一个学生高质量成长。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探讨

    科学素养指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生能够在科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提升心理品质和探究能力。当前科学素养的品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的科学...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究

    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使枯燥深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环境的视角出发,将学生生活与...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不少教师和家长埋怨: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了,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连那些数学基础很好的同学也常常出错。究其原因...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77-01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相对比较简单和基础岗位的,是帮助学生培...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教育部近两年来新提出的概念,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加强对学生各个核心素养的重视和培养。对数学学科而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兴趣在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布鲁纳(心理学家)也曾说过,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是对学习最好的动力,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