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南充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调研

sansa2025

  南充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调研

  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大学教育以人为本,以关注生命、提升生命为教育取向。教育的原点是现实的人,有生命的人。O.F.博尔诺夫认为教育是“其根源在于人的身体素质方面”。现代教育由于重视现代文化发展需求,只是侧重于科学知识的灌输,而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不够重视。韩月莉认为:“生命教育是整体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身心成长的必要条件”。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对川北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部分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于2013年11月5日至10日,共调查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1000名学生,有效回收979份。在979份有效问卷中,男生458人,女生521人;文科专业406人,理工科374人,艺术专业199人。员398人。大一学生229人,大二学生317人,大三学生317人,大四学生139人。

  (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生命等现象,以调查问卷进行考察,分析论述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对大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探究其内在原因,进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结果

  (一)高校生命教育对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性。近年来高校学生问题频繁发生,马加爵杀害寝室室友和“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在大学校园内飙车撞人等,这些事件反映出了部分大学生对他人生命的淡漠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欠缺。生命教育广义上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和对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提升,主要包括生命修养观、生命世界观、生命存在观的教育。

  (二)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缺乏认识,遇到问题不愿向老师、家人求助。在你听过生命教育这一问题中,调查发现有62.1%的大学生从来没有听过生命教育一词。而在遇到困难时,你会怎样处理。这一问题,有43.9%同学选择放在心里自己解决,不愿意向家人、老师寻求帮助。14.4%同学到网络书本中寻求帮助。41.7%同学选择向同学寻求帮助。大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愿意与家人、老师倾诉。更倾向于找同学寻求帮助。

  (三)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力度不够。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89.1%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没有组织过有关任何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仅有10.9%的学生反映有学校有组织过该活动。在你接触生命教育来自哪方面这个问题中,57.9%的学生接触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来自于电视、报刊,30.7%的源于家庭,而来源于学校教育的仅仅占11.4%。

  (四)大学生虽很珍惜生命,但他们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认识不足。在你珍惜生命吗这一问卷中,89.7%的学生选择能珍惜生命,有6.8%的选择不能,也有3.5%的选择不知道。在你对死亡怎样看的问卷中,死亡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占54.2%,忌讳谈论死亡的占9.7%,恐惧谈论死亡占3.9%,死忙是生命的终结占32.2%。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死忙的认识比较模糊,对生命的珍惜程度较高。

  三、探讨

  (一)拓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渠道。首先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主要包括预防体系、及时体系、提升体系。即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大学生产生不良情绪以及不良的发泄途径,把可以预见的危险化解在初始阶段,但是预先或及时化解危机只是大学生危机干预的其中一项任务。从长远考虑,提升体系显得很重要,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让他们能明辨是非,能看清对错。要对危机进行监控。杜绝危机反复发生。由此,我们拓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能够从以上方面来考虑,以学校为例,可以增加政治理论课,因为思想政治课包含很多关于生命教育的看法,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他们的生命教育意识;也可以增设心理辅导咨询,现在很多大学生因为家庭、恋爱、学业、就业等问题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很多时候往往找不到途径解决,心理咨询就是一个很好的能帮助学生排难解惑的方法。

  (二)给大学生生命教育注入动力。在高校中建立高水平的生命教育师资。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形成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教育。那么建立高水平的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前提,而且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生命的价值。最后,还要启发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情怀,同时对辅导员进行培训,保证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生命教育体系。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体,应加强校园文化坏境建设,营造一个好的校园生命教育的坏境。而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的环境对孩子的心理素质、生命观念、价值取向等培养有密切关系。再者,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生命教育的补充,严厉打击暴力、犯罪、色情对于大学生思想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影响,还大学生一个干净、和谐的社会氛围。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长,而成长的结果是为了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的总和,大学生生命教育不仅靠学校完成,还离不开社会、家庭的参与。只有三者一起合作,才能为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一个好的健康成长环境,让无辜死亡的悲剧不再重演。

  南充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调研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探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S着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变化,高职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极易发生偏离,心理健康指数下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提起高速重视,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农村班主任用爱心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外出打工,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把孩子留在当地的寄宿学校或者亲戚家生活学习,即使假期也是如此,久而久之,学校和亲戚家便成为这些孩子的“第二个家庭”,而这些孩子就是学校常说的“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教育...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8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促进职业院校美术欣赏教学 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引言 与美术相关的职业院校不应该仅仅把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作为教学目标,而应该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创新能力、想象力、...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生德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小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小学生德育环境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分别给小学生的德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也可以从具体的表现中反映出来。 1.学校德育脱离实际。在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学校的德育占据了主要的时间和地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的探讨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首先学习的计算机课程。近年来,许多高校都把该课程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主要讲授计算机系统平台、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程序...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