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上市”90后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sansa2025

  “上市”90后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一、90后高职学生概况

  90是80后的派生词,在这个年代,90后们丰富的情感经历与脆弱的心理抗挫能力并存,多样方式的人际关系交往与人际之间的隔膜共生,在对优质教育资源和丰裕经济生活的渴求与现实不能满足之间纠结,求职的成功的期望与就业竞争压力相伴。这样一代人,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上“上市”了。“上市”是股市和一个名词。90后中的高职毕业生,想要成为增发股票中的潜力股,就不能忽视就业心理。

  在“上市”过程中,大部分高职生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但也有极少数高职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顺利就业。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分析高职生就业时的心理问题和原因,积极探索有效的辅导途径,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最终使这批上了市的90后真正成为绩优股、潜力股―实现“中国梦”的“筑梦人”。

  二、问题表现

  “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会一帆风顺,其股票会随着浪高浪低而波动,刚刚“上市”的90后一样面临着社会环境大浪淘沙般的各种洗礼,有的同学经受住,有稳定的发展,但也有部分同学随浪波动,出现心理问题:

  (一)焦虑。因为害怕失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出现焦虑和烦躁不安的心理,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二)自卑。90后高职生多半来自农村,在与身边的同学比较过程中,他们对自己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面对激烈的竞争不能应付自如。

  (三)自负。而另有一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这种自负心理很容易导致择业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四)抑郁。大学生在求职中受到挫折后,常常感到痛苦、情绪低落、给求职择业套上了枷锁。

  (五)盲从。有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忽略自己的特长,随波逐流,缺乏主见,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择业面变窄,直接导致求职困难和失败。

  三、求职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90后的高职生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浪潮中面对求职这一人生的重要关口时,有相当比例的出现了上文所述的心理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原因。从高校扩招导致高职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2015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就达740多万,就业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产生了质疑。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竞争中迷失自我,产生心理问题。

  (二)学校原因。高职院校虽然已较多地应用了“2+1”的模式,但在实习安排中,许多实习岗位的就职要求远远高于高职生的学历水平,且与以后的就业岗位并不匹配,导致部分学生以此为标准来寻求工作单位,几经挫折,产生心理问题。

  (三)家庭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从小父母把孩子捧成掌上明珠,再加上求职是人生中的大事,有些父母对孩子找工作过分干预,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绑架”孩子,导致90后毕业生在求职中产生心理问题。

  (四)个人原因。人们固有的大学生“精英情节”的泛化,教育投资高产生的补偿心理,国家资源较多地向精英阶层集中等等是高职生自视甚高的缘由。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我认知能力的不足是90后毕业生的通病。

  四、加强对90后的就业心理辅导

  (一)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通过已有的咨询案例,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二是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三是有助于他们摆脱困境,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四是有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树立信心,从而顺利就业。

  (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找准定位。要引导90后正确认识自己: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持,求职就会丧失动力。二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在冷静地分析能力和特长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把握择业期望值,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三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气质类型大概可分为四种:多血质的人工作能力较强,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但不适合做细致的工作;粘液质的人具有镇静、不急躁的特点;胆汁质的人适应于热闹的工作环境;抑郁质的人则对耐心细致的工作能够很好的胜任。

  (三)要引导学生敢于竞争,提高就业竞争力。要引导毕业生积极参与竞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调整择业心态和目标,通过“自主择业”实现自身价值;要帮助人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调节个人情绪,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毕业之际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上市”大学生要在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浪,不被市场淘汰,就要保持良好的求职心理,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

  “上市”90后高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发展学生主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 (1)发展学生主体性能够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利用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这也已经成...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文化强国战略下的衡水学院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和职责。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自信地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从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谈高师学生书法素养培养

    一、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都非常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特别指出“书法教育要‘软硬兼修’”。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有效学习理念下的蒙古族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279-02 教与学是学校教育永远的主题,教与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长久以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它是英语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英语写作却一直是我国学生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许多学生不能打破母语思维的束缚,在写作中经常出现各种语言错误,其根本原因是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新模式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含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通过体验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大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