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中职电子线路教学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sansa2025

  中职电子线路教学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引言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更需要创造性人才[1]。”21世纪的教育只有强调创新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地融入创新性思维和方式,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陈腐的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为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中职电子线路教学相对于普通中学的教学而言,其不单单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动到具体实践过程中,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中职电子线路教学培养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中职电子线路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参与很多实验教学,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积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灵活应用所学的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综合利用数学形式。在传统中职电子线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满堂灌”、“填鸭式”和“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中职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略了学生本身具有的能动性,没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阻碍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此外,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家长甚至是学生自己认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天之骄子”犹如凤毛麟角,不可能被自己遇到或者是自己。这种思想与真理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创新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少数的“天才”,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潜质,只是没有被挖掘出来和充分利用。学校和教师分别作为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和导师,一定要坚定科学的理念教育规律,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实用性创新人才。

  2.激发学生对中职电子线路教学相关问题的思考

  培根认为:“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2]。”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3]。” 在中职电子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在课前预习、课堂授课、课后复习以及课前检测的过程中,都要善于运用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对电子线路的相关问题展开思考,研究新的解决电子线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新的可能性。例如,在电子线路的教学中,“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稳压电源”等几章内容是重点,其教学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教师要提出线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二极管有什么特点?二极管在哪些情况下会实现导通?导通后电路的输出是多少?等问题,让学生去研究和思考解决方法,思考中可以相互讨论,将提出的设想相互进行参考和评价。中职学生要有敢于挑战课本上传统的知识和技能的精神和勇气,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创造潜能,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获得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和发展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中职电子线路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和发展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参加具体工作打好实践基础。首先,要让学生动手制作电子线路。让学生制作不同种类的电路如固定偏执电路、分压式偏执电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亲身实践,能够全面地把握不同种类电路之间的区别和通性,总结出相关规律,例如,通过对比三种电路的直流状态,学生可以发现分压式偏执电路和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的直流通路是相同的,当它们处于静态工作点时,计算方式一样,而且发射极都有 Re,然而另外一个电路却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学生亲手制作,学习能够更好、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其次,要让学生动手组合各种电子线路和设备。组合是创新的一种方式,将电子部件、线路进行科学合理地重组能够促进电子产品的优化,创造出新的技术和产品,因此,科学合理的重组意味着电子产品的改进、优化和创新的可能。例如,在教授完“自激振荡器”整章内容以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设计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的任务,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独自完成,小组合作时,每个人都要有提出的想法和完成的项目,以免有人滥竽充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制作中出现的问题,然后通过互相讨论、查找资料以及寻求教师指点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制作过程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组合器件中的元器件以及相关参数。

  4.指导学生推陈出新,利用发散性思维

  中职教师在电子线路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推陈出新,利用发散性思维,具体来说就是熟练掌握和灵活运动已学的电子线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且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将其运用到新的情境和领域中。通过近年来入学考试题目的变化不难发现,考试题目更为偏向要求学生在新的情境中实现问题的解决,这不仅要求中职学生要找准知识点,而且要进行思维发散,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5.结语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曾经说:“当一个人有了要达到所提出的那些目的的真正欲望时,当存在真正的内在动机时,尽管学习者对于有效学习的较为精细的特点一无所知,以及不具备许多其他促进学习速度的条件时,也能获得卓越的成果[4]。”只有在中职电子线路教学中大力培育和发展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为电子线路领域的发明创造提供不竭的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中职电子线路教学和学生自身的社会价值。

  中职电子线路教学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探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S着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变化,高职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极易发生偏离,心理健康指数下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提起高速重视,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农村班主任用爱心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外出打工,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把孩子留在当地的寄宿学校或者亲戚家生活学习,即使假期也是如此,久而久之,学校和亲戚家便成为这些孩子的“第二个家庭”,而这些孩子就是学校常说的“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教育...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8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促进职业院校美术欣赏教学 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引言 与美术相关的职业院校不应该仅仅把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作为教学目标,而应该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创新能力、想象力、...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生德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小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小学生德育环境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分别给小学生的德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也可以从具体的表现中反映出来。 1.学校德育脱离实际。在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学校的德育占据了主要的时间和地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的探讨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首先学习的计算机课程。近年来,许多高校都把该课程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主要讲授计算机系统平台、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程序...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