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95后”入伍学生资助教育工作探究

sansa2025

  “95后”入伍学生资助教育工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8-0058-01

  一 “95后”入伍学生资助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个性阳光,但环境改变后会产生焦虑

  结合当前的情况来看,“95后”入伍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其有着很高的期望,学生的物质生活相对优越,入伍后就意味着过上集体生活,离开父母的呵护。基于地域、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入伍学生会表现出手足无措和极度的不适应性,容易产生焦虑感,需要在开展资助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帮助其顺利完成过渡,消除其焦虑情绪。

  2.消费习惯影响了学生对资助资金的运用

  随着当前大学教育的发展,使得很多大学生逐渐认为自己获得资助奖金等理所当然,这种思想也会出现在“95后”入伍学生的身上,导致其不能有效地对资助资金进行合理运用,甚至发生挥霍和浪费现象,这就急需相应的资助教育工作者来督促,确保学生有规划地合理运用资助资金,提高利用率,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 “95后”入伍学生资助教育工作对策

  对于“95后”入伍学生来说,资助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一个物质“解困”的问题,更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涉及学生的心理素质、世界观、价值观等等,表现为一种深层次的“解困”和鼓励,这就要求相应的资助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95后”入伍学生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等等,运用合理的教育工作形式,来促进学生对资助资金的运用,进而使资金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改善“95后”入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95后”入伍学生全面发展。

  1.思想政治教育

  在“95后”入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首要的便是进行艰苦奋斗传统教育以及消费观念教育和自强教育,具体的教育工作实施中,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艰苦奋斗精神,是进行后续相关教育的基础。另外,应当积极倡导“95后”入伍学生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认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事迹,以此来激励他们以自强不息的姿态迎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不断地完善自己。对“95后”入伍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确保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更好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并要积极进行诚信教育,遵守军队的纪律和规定。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还清助学贷款等,对“95后”入伍学生的资助系统形成良性循环。除上述资助教育工作外,也应当进行感恩教育,让国家的资助资金可以得到更高效的运用,让学生明白需通过努力的学习去回报国家,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应当有效引导学生摒弃依赖心理,不管是对父母的依赖还是对国家资助机构的依赖,通过自强教育,使学生形成自立自强的品格,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地分析和努力解决。最后,应当培养“95后”入伍学生的正确消费观念和行为,确保学生不拿国家的资助资金进行胡乱消费,让“95后”入伍学生珍惜每一分资助,不断培养和加强自己的自律能力,将资助资金用到有正当需要的地方。

  2.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95后”入伍学生资助教育工作的开展而言,经济上的帮助是最基础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帮扶。首先,在资助的学生对象中,很多贫困生承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薄弱,这就需要资助教育工作者积极引导,有效鼓励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困难,树立自己的自信和自强意识,勇于接受生活中的挑战,对自己的自卑及抵触情绪进行消除,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其次,帮助“95后”入伍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注重发挥学生干部、员等的榜样引领作用,通过举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及趣味竞赛,增进学生的友谊,发现受资助学生的优点和特长,鼓励其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不断树立自己的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使其不卑不亢,不存在心理障碍问题等,为后续的学习生活等打好基础。

  3.“95后”入伍学生个案教育

  当前的“95后”入伍学生资助教育工作,个案教育针对特殊家庭贫困生的教育问题,而特殊家庭又分为孤儿、单亲学生等几种,他们不仅存在贫困生的共同特点,诸如内心敏感、生活节俭以及学习成绩欠佳、自卑等,还存在一种现状,就是缺少亲情。对于这一“95后”入伍学生特殊群体,对其实施资助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在感情上多关爱,精神上多鼓励,为了有效促进对其的资助教育,可以实行“一对一”帮扶等,对心理存在芥蒂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通过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其认真参与进来,实现心理素质及受挫能力等各方面的积极提高,逐步成长为一个乐观向上的青年,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对于“95后”入伍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资助工作不应仅仅停留在资金资助层面,而是要深入受资助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特点及需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资助教育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个案教育入手,帮助“95后”入伍学生健康成长,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95后”入伍学生资助教育工作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探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S着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变化,高职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极易发生偏离,心理健康指数下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提起高速重视,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农村班主任用爱心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外出打工,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把孩子留在当地的寄宿学校或者亲戚家生活学习,即使假期也是如此,久而久之,学校和亲戚家便成为这些孩子的“第二个家庭”,而这些孩子就是学校常说的“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教育...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8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促进职业院校美术欣赏教学 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引言 与美术相关的职业院校不应该仅仅把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作为教学目标,而应该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创新能力、想象力、...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生德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小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小学生德育环境来说,学校、家庭和社会分别给小学生的德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也可以从具体的表现中反映出来。 1.学校德育脱离实际。在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学校的德育占据了主要的时间和地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的探讨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发展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首先学习的计算机课程。近年来,许多高校都把该课程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学校的要求,主要讲授计算机系统平台、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程序...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