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我见

sansa2025

  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我见

  大学生这个群体是我国人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成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随之降低。

  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脾气变得暴躁、情绪波动幅度增大,在遇到事情时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没有具体的生活和学习目标,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自暴自弃,容易失去自我。不善于和人沟通,在人际交往中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变得郁郁寡欢。自封自闭,性格变得孤僻,不喜欢和他人交流,对亲情友情变得冷淡,拒绝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对生命抱有消极的心理,无法承受社会的压力,更有甚者轻蔑生命的存在。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为什么会如此之差,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随之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是大学生十分依赖的地方,从家人所给的亲情中,大学生可以找到生活的理由和自信。家庭是支持大学生走进社会,更好融入社会的源动力,是大学生迎对社会各种复杂和挫折,坚毅面对生活的重要保障。从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来看,家庭环境是大学生选择自杀这一悲剧性举措的重要方面。

  基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我们应该在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构建和谐融洽的生活氛围。首先,家长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是心灵的避风港,是他们克服困难,勇敢应对挫折的动力。在这一方面,家长可以进行一些家人一起迎对困难的游戏,可以经常的暗示孩子家人很爱他们,支持他的正确选择。第二,家长要提高对孩子的关注度。如果学校离家比较远,家长要时常的给孩子打电话,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询问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家长还可以常去到学校看望孩子,从同学或者老师那里更多的了解大学生的在校情况。让大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亲情的关爱。第三,家长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学生遇到挫折时,家长要和学生一起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找到自信。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氛围

  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这就决定了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的课堂教育以及校园内的校园文化等等息息相关。这些因素都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变化。故此,加强校园生活环境建设成为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学校可以构建多层次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如以集体体育比赛为中心开展全校或者系院体育活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促使他们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竞争的认识,增加他们对挫折的应对能力。第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氛围。大学生班级内部可以经常组织集体的户外运动活动,一方面通过同学们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互帮互助,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关心和友爱,一方面,通过户外运动,提高学生的户外生存能力,促使他们坚毅心理的形成。其三,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穿插心理教育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对故事中英勇人物的想象,形成对坚定信念和理想的信心和勇气。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创造性的提出应对社会竞争的方式和方法,降低或者消除学生对激烈社会竞争的恐惧心理。

  三、打造大学生心理救助平台

  专业的心理救助队伍和庞大的社会救助组织,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研究,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因素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救助平台是势在必行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可以组织社会各界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和心理辅导人才,打造一支庞大的大学生心理救助队伍。进行不间断的大学生心理变化发展动态研究,分析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各种原因,丰富有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教学理论。第二,切实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帮助和指导,开展各种能够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专家讲座,接受各类大学生的疑问和意见,听取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做到及时的关心和爱护他们脆弱的心灵。第三,建设大学生心理交流中心,形成“心理专家――大学生――心理专家”的彼此互动,帮助问题大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给他们生活和心灵上的关心和帮助。第四,联合学生家长,学校,形成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有力团队,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探究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针对容易影响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各种原因进行限制。

  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原因各种各样,如家庭环境,学校生活学习氛围,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如何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人们应该共同努力的事情。在家庭方面,父母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在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帮助。就学校而言,应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在教学和各种集体活动中,增加大学生的自信,促使他们坚定信念的树立。在构建社会心理救助平台方面,应该凝聚社会各类心理专业力量,开展专业心理讲座,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

  此外,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还需要大学生自己的积极参与,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挫折应对能力,避免自暴自弃心理的产生和影响,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之我见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发展学生主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 (1)发展学生主体性能够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利用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这也已经成...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文化强国战略下的衡水学院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和职责。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自信地迈...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从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谈高师学生书法素养培养

    一、我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都非常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特别指出“书法教育要‘软硬兼修’”。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有效学习理念下的蒙古族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279-02 教与学是学校教育永远的主题,教与学的有效性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其教学启示

    长久以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它是英语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英语写作却一直是我国学生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许多学生不能打破母语思维的束缚,在写作中经常出现各种语言错误,其根本原因是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探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新模式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含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通过体验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大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