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浅探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

sansa2025

  浅探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10-069-01

  高中语文是教学内容极为丰富、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文化素养”,可是在考试压力的逼迫下,以及我们一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片面追求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将高中语文

  教学中的审美要求搁置在一边。

  传统的语文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审美个性,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我们要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世界”,此话正说明了审美意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高中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美育工作与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使美育精神重新回归到课堂当中。

  第一,重视“读”,激发学生的个性审美。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同,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感受文章尤其重要。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审美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朗读,可以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原法原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教师通过朗读,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其情,领着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同的学生会将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不一样的艺术氛围,有的学生读荷塘美景那段时语言轻松飘逸,使其余同学都沉醉在如烟如雾的美景中,而换另一个学生读,略带沧桑的嗓音让大家领略到的不单是单纯的景色美,还是家事国事下的压抑与惆怅。总之,激发不同学生的审美个性,能使学生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独一无二的享受。

  第二,关注学生独特的心理感受,带领学生感悟文学之美。

  自然的美是一种现实的美,它以其可感的形象,最能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兴趣,不同的学生对自然的感悟也不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景观,感受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壮丽雄浑美,茂林修竹,绿草鲜花的生机勃发美,珍禽异兽的独特美,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激发起对祖国河山的爱,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提高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如学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时,我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一幅幅画面摇曳多姿,清新俊雅,让人着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为现代自然环境所不及,并且在课堂上我让不同的学生结合自己的游览经验用自己个性的语言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图像。学生反应很热烈,而且不同学生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这对学生以后的作文写作帮助也很大。最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的人格气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美。

  第三,指导学生对名著经典的不同审美。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量达到400万,要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并把名著导读课列入口语交际范畴,这给语文教学又增添另一道亮丽的风景,文学名著是经过千百年淘洗和千百万读者筛选的艺术精品,这些艺术珍品以新鲜独创的艺术形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多姿多彩的艺术技巧、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口语交际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使学生获得一种审美经验,构筑起学生美的心灵,放飞学生美的追求。对于经典,大部分学生都怀着一种神圣崇敬的心理,我认为作文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打破这种禁锢,不是被动得接受别人眼中的经典,而是有自己的评论和思想。让学生在读经典作品时,代入自己的情感,达到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美育精神,学生需要有自己的审美个性。作为一名正在成长中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自然渗透美育内涵,可谓“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美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育的熏陶,给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美的无限生机!

  浅探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探析

    随着高校学生社区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社区在培育合格公民、公共服务、组织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和地位日益凸显,在学生成长、成才和思想道德品质培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社区的党建工作,对大学生党员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从相关研究总结得出,性心理健康作为人类身心健康的一部分,与人的身体构造、生理功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影响性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父母的素质,遗传基因和胚胎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身心的健康状况;二是本人,众...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新时期轨道交通行业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模式研究

    尽管我国需要大量的理论型人才,但是与一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相比,高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所以,高职学生应该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突出自己的优势,才能在人才选拔中占据一席之地。高职院校应该开设一些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合理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公众形象问题及对策研究

    近期,有关大学生的新闻呈现负面化态势。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形象被扭曲的问题,如何通过人文素质教育重塑当代大学生新形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能兼备的合格人才,已成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形象被扭曲的根源...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一、引言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发展起来,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形成了直接冲击。例如,2006年我国第一家人人贷公司宜信成立,2010年阿里巴巴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谢平(2012)在...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新公共服务”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00-01 近年来,“新公共服务”一词带来的理论效应风行欧洲,已经形成为一种潮流。其主旨在于,一切为了满足学生利益的最大化、服务于学生的一些需...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