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方法研究

sansa2025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方法研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可以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对于学生美术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和途径让学生去主体参与美术教学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一、依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以往的美术课堂,基本上是由教师来掌握一节课的节奏,而且从头到尾都是教师在讲,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也很少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这就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上难以得到落实。基于此种情况,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可以主体参与的活动机会,如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最基本表现,当然,同时我们也给予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主体参与意识。

  比如,在学习《生长的植物》一课时,在授课过程中,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你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能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吗?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还有其他功劳吗?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还能让我们联想到什么呢?然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自主思考,之后进行回答。在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时,我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所画的植物的?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这样,在讲课过程中,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课堂中的地位,意识到自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全面落实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现生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

  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全面体现,因为这一教学模式可以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即实现生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全面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比如,在学习《亭子》这一课时,课前,我将学生进行了分组(4人为一组),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与本课有关的内容进行查阅和搜集,如,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中国的名亭等,并将查阅出来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课堂上,大家一起对整理的信息进行分享和交流,对中国的名亭进行交流时,我们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亭子的特点和作用。这样,通过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对美术新知进行探索,并在课堂上展开交流,给班里每位学生都提供了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全面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良好体现。

  三、积极开展美术课外实践活动,体现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

  作为美术教师,我们的教学任务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理论知识和绘画技术,而是可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即让学生可以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与现象,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开展一些美术课外实践活动,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让学生体验到这门课程的魅力与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

  比如,在学习《房间的一角》这一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房间随功能变化而设计的道理,懂得房间物体摆放中的主次关系的重要性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这样一项课外实践活动:放学回家后,对自己的房间进行设计,然后通过大胆想象采用添加替换的方式,用线描的方式画一画自己房子的一角。这一富有趣味性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热情,同时通过学生对自己房间一角的描绘,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总之,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以此来推动学生美术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和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方法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实施专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加强实践实训环节,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度过职业适应期。本文以南阳理工学院为例,对大学生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对师范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教育育人,首先就是要以德为先,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培养的是高素质高道德水平的师范生,并且师范类大学本身就是未来教师的培育摇篮,只有正确的给当代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更好的培养时代青年的德行...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俗话说:习惯决定命运。结合多年来的小学教学经验,我发现很多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差,如课前不进行前置学习,课堂开小差、不积极参与活动,课后敷衍复习,甚至不复习等。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

    引言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数学生活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要求数学教学以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将文中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将生活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这对帮助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实验课程学生成绩考核探讨

    民办高校开设的会计专业一般重视理论知识,对实践教学主要停留在说的多,但真正做的就不多,或做的不够深入;开设的实验课程多,取得很有成效的就不多,特别是在实践教学后,怎样去考核学生的成绩,众说纷纭,甚至会出现个别老师乱打分现象;本文主要从会计手...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尽管当今教育界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高校中很多学生在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的时候,常常由于学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而导致了很多问题,这正好印证了俗话说的“一群人...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