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sansa2025

  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贯彻、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的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党的工作能力和战斗力最基本的体现和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创新学生党支部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党组在京联合召开第二十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现阶段,由于部分高校学生党组织干部因为缺少对大学生党员个性特点和要求的研究,导致高校学生党组织工作没有紧密跟随时代步伐,亦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致于少数大学生党员缺乏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积极思考创新是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凝聚力和亲和力的重要手段。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在继承传统层级化学生党组织的优良传统下,更具灵活性并通过结合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为培养发现、培养党的后备军提供有力支持,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等方面成为传统层级化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补充。

  二、非层级化党组织建设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一味以强制性的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大学生内在的需求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解,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同样,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应尊重大学生的内在诉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大学生榜样,鼓励同辈大学生党员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真正做到以大学生党员自身作为教育的主体,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干部和教师则积极关注他们的动向,并做好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的引导工作。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生园区(公寓)的功能并不局限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更是他们建立彼此情感联系的纽带,同样也是他们展示自身魅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平台。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在充分挖掘学生园区(公寓)这个平台在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将学生党员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

  同样,高校中各类学生社团数量增多,在大学生当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已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学生社团具有一定独立开展实践教育活动的能力,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建工作通过对学生社团的有效管理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社团当中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使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素质发展、成长成才有效结合。

  三、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建设的作用

  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建设在继承传统层级化学生党建模式的优良传统下,建立以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等为单位建立学生党组织,使党组织的建立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并以丰富多彩的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文化活动作为党组织生活开展的载体,关注大学生的内在诉求,发挥大学生学生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主动性,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的成才发展相融合,增强高校党建工作在大学生当中的影响力,使大学生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的助推者。

  (一)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建模式有利于将高校党建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

  在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的文化建设当中,学生党员、学生骨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能充分发挥这部分群体的先进性,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建立学生党组织,既有理论学习的课堂,有能发挥学生党组织的影响力,利用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张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使得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真正成为落实高校学生党建的阵地,使大学生们真正感受到高校“以学生为本”的根本理念,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在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建立的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亦可依托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管理制度,转变大学生被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心态,内化为和谐校园建设的拥护者。

  (二)非层级化党建模式有利于党组织在学生自组织中的引领作用

  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是学生进行“三自教育”(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良好载体,也是促进校园文件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和谐校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对学生园区(公寓)、社团文化打造建设参与度高,期望值高,在学生当中影响力大。以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为载体建立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还可以充分发挥及调动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活动当中的带头作用,有利于帮助传播学生园区(公寓)、学生社团的正能量。在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党员积极树立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   (三)非层级化党建模式有利于学生党员群体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除了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个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的平台,更为学生党员提供了一个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是传统层级化学生党组织的有效补充。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挖掘大学生潜力,为发展和壮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提供储备力量,形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能力发展的双赢局面。同时,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学生党员的评价机制,通过实践来考察和培养党的后备力量,在充分树立学生党员群体的榜样力量的同时,为党组织输送了优秀的后备人才。

  四、高校非层级化党组织建设的实施途径

  以重庆医科大学非层级化团组织建设模式为例,重庆医科大学在注重层级化团组织建设的同时,兼顾非层级化团组织的建设,依托校级学生组织成立直属团总支、团支部;结合院系专业特色,成立了中医药学院“植物园”团支部;结合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成立“绿光青盟”团支部等。重庆医科大学非层级化学生团组织建立的经验表明,非层级化学生团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干部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当中的优势及主观能动性,并能够结合其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思想引领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已有的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团组织建立的经验之上,探索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的建设是可行的。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亦可依托非层级化学生团组织,挖掘优秀青年学生作为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建设的中坚力量,形成“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党团共发展”的良好局面。

  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较传统的层级化学生党组织而言更具有灵活性、更能够贴近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但加强对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的引导亦是非常重要的,明确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的指导思想,加强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的理论引导,是奠定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健康发展的基石。

  规范的组织架构及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的良性运作的坚实基础。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同样应接受上级党组织领导,结合自身特色开展相应工作,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其次,完善的考核机制及良好的激励措施也是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建立的保证,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充分其育人功能,注重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以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学生活动当中的具体表现等综合素质为考核标准,为壮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做到有力的支撑和支持。

  高校非层级化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信息素养的提升

    随着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旨在描述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行为能力、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的概念---信息素养应运而生。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信息素养,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实施的形势下,强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继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学风建设视角下的学生干部队伍培养

    一、当代高校大学生学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1、高校大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 进入大学,学生教育方向由管理性强、主动性缺乏、环境压力大的应试教育转变为自主管理、主动学习、环境宽松学习教育。由高中到大学的过渡使部分大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析加强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攻坚方向,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也恰恰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更加重视,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高校作为为国家建设输送...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大学生“中国梦”的认知状况及教育

    作者简介:邓秀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设计艺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35-02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总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

    一、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