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学生主动发展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化探究

sansa2025

  学生主动发展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化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025-02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要求教师教学时应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及学习数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合作对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而言不仅仅是学习的方法,更是以学生观、教师观为基础的数学教学理念。

  那么,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教师就要切实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

  一、由以师为本变为以生为本,加强对教师角色转化的认识

  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刀切”“填鸭式”等教学方式,直接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失去了主动探究学习的机会,进而限制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弃自己原来“主宰者”的角色,将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流互动、合作探究、共同进步的过程。

  1.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组织”的实质是什么?答案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平等、互助、和谐的环境中受到激励。同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动机。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上展示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先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然后分发给学生一些尺子、绳子、铅笔及大小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纸片等,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找出计算平行四边形周长的方法。

  2.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自行建构认知提供支持。第一,引导学生创建合理的学习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活动不能由教师代替。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主动帮助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创建。第二,引导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所谓自主建构,并不是指单纯地对知识进行复制,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和获取知识。

  3.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与学生一样,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与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伙伴。只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双赢”。

  二、由传授知识点变为教授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主动学习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师如何“教”,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与保障。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身示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学习的方法。

  1.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在现阶段,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且融入学生之中,进而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例如,在进行常用数量关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直接告诉学生有哪些常用数量,而是抛砖引玉,先告诉学生一个有关购物计算的常用公式,即单价x数量=总价,之后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找出其他的常用数量关系。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帮助学生实现主体精神的提升、主动学习习惯的形成、对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

  2. 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上的互变。即作为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学习、朗读、讨论。学生面临问题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讲解,而是给予适当点拨,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查资料等方式来获得答案,这样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地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足够多的学习方法时,才能更加热情高涨地进行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不断巩固已学的知识,拓展课外的数学知识。当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的时候,学生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好数学的前提,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则是教学的核心。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理念下,小学课程教学需要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由展现教学意图变为隐藏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堂教学有相应的教学目标,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这些教学目标尽量隐藏起来,让学生感受不到自己是被教育的对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教学的意图隐藏起来。”良好的教学意图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将教学意图隐藏起来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从另一面选择教学切入点。当学生在面对种种不算完善的教学空白及刺激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想要去改变和完善的心理,进而对其进行改造和填补,直至变得完美。学生在这种充满创造力的教学活动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不断地激发创新意识、提高思维能力,实现自主学习。将教学意图隐藏起来之后呢?取而代之的就是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进行交流和探究,可以有效激发自己的潜能。

  教师如何隐藏教学意图呢?首先,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教师要有选择、有意识地去创设能够使学生产生困惑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需要大家思考的情境,当学生在面对问题充满困惑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去探索和研究,进而实现自主发展。其次,创建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使教学变得事半功倍,使学生有想要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在面对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对于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学生,教师也要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学意图隐藏起来,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发问的机会及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总而言之,在学生主动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实现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反思和改进,并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化。教师只有积极改进教学行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课堂中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做到以生为本,才能使数学课堂散发出迷人的魅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学生主动发展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转化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校大学生对于O2O教学模式的反馈研究

    一、前言 近年来,网络课程呈现席卷全球之势。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O2O教学模式,即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由于O2O教学模式是新生事物,所以很多教师不是很确定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从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角...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一)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现实需求...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中,小学数学方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开始与生活挂钩,并且被要求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运用意识科学地加以培养自然而然成为其中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注意学习中的细节问题,如果缺乏观察能力,只是一味地靠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灌输,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非常缓慢的。...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浅谈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及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29-02 在社会主义新形势的影响下,高校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学生干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经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联系学生和学...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基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089-01 在高校管理中,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可以确保进行的有条不紊,...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