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教学生活化视阈下高职思政课的改革

sansa2025

  教学生活化视阈下高职思政课的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3.040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efor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Life

  WU Xiaoxuan

  (Dongguan Polytechnic,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fe teaching is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life of the world, starting from the student's real life, attention to student needs of real life. The creation of life of the classroom, integrating teaching and student activities, extended life of the education space is to achieve teaching life path of reform.

  Key words teaching lif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reform

  1 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1.1 挖掘生活化的教学案例

  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源自学生的生活环境,贴近学生的生活需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1)从生活情境中提取案例。案例事件的选择立足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他们关注的或是困惑的问题。如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诚信问题、大学生恋爱问题等。案例典型人物的选择要是能够引起大学生思想、情感共鸣的人物。如选择大学生作为代表,以拉近案例人物与学生的距离。(2)从社会环境中提取案例。从国际新闻入手,包括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向等。从社会热点切入,包括国内的经济发展、政策走向、社会舆情等。如在“概论”课的授课中,恰逢全国两会召开,从中可提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社会保障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从地区特色着力,我院学生对发生在广东尤其是东莞的事件关注度高,由此引申的知识阐述他们易于接受。

  1.2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设置生活化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效实现师生互动。(1)语言从崇高叙事向生活叙事的转换。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语言是最实用的工具。90后的话语是多元话语,他们有自身认同的话语体系。对于高职生而言,在语言表达上,他们更能接受生活化的语言,反感价值命令式、说教式的语言。因而,在语言方面,立足于生活实际,从崇高叙事转换到生活叙事。转化的着力点是社会价值指向向个体价值指向的转换,意识形态表述向学术表述的转换,形而上表述向生活世界的转换。(2)利用多媒体再现生活场景。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以视频、图片、音频等形式再现生活中的情景,给予学生直接的感官体验,在生活场景中领会知识。如,播放青春励志故事视频,让学生在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中感悟只有在实践中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才能实现梦想。

  1.3 组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挖掘生活中的教学案例,创设生活中的教学情境,都是在为组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打好基础,做好准备。(1)案例教学法。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程序包括“阅读感知―分析讨论―拓展升华”三个环节。如讲授理想信念时,展示有为人士实现理想的案例,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体悟实现理想面临的难题以及应对的方法,激励学生以案例为榜样,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实现知识的迁移、升华。(2)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模拟生活中的角色和情境,在重现或编写生活情境中启迪思维和触发感悟。角色扮演法的教学程序主要是“情境设置―‘演员’选拔―情境表演―问题总结”四个环节。如,组织学生编写和表演道德情景剧,学生仿佛经历了生活中一幕幕的道德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加深对遵守道德的理解。

  2 整合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内容

  2.1 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教学活动与学生互动,学生仍认为思政课距离自身的生活实际比较远。相比课堂教学,高职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外活动中。适合高职生的教学模式是“做中学,学中做”,具有教育意义的学生课外活动也具有思政课实训的积极作用,因而有整合的必要性。整合思政课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内容,可待挖掘的资源是很大的。

  2.2 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内容的对接

  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活动内容进行对接。每学期开学初,思政课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与学工处、团委的老师统筹协商本学期对接的学生活动,形成活动菜单,并确定活动开展的周时以及理论授课的教学周时。(下转第138页)(上接第86页)考虑到教学周时的限制以及活动实效性,对接项目以不超过3项为宜,不同教师负责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重叠,也可以进行项目合作。

  2.3 把课程教学内容运用于学生活动

  理论教学先行,实践活动后行。这种形式是思政课教师先在课堂上开展学科内容教学,紧接着学生参与学工处、团委组织的与课堂教学对接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运用课堂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理论的魅力。如在完成“概论”课第八章的课堂授课后,组织学生开展“民生问题面面观”的街道采访,让学生走进社会,从现实中感受到在一个诺大的中国,政策的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是一味地待在象牙塔中对现实指手画脚,从而使思政教育回归实践,解决目标落地问题。   2.4 从学生活动中提升课程教学内容

  实践活动先行,理论提升后行。这种形式是让学生先参加与学科内容对接的课外活动,然后回归课堂,引导学生把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进行理论层面的总结与分享。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这种发现学习模式,使思政教育激活学生主体,解决学习内生活力问题。

  3 扩展生活化教育空间

  3.1 从学生网络生活中把控教学内容

  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组建,可以突破传统教学中因时间、地点、学生精神状态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限制,老师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文字交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学生们往往会在微信中发表近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动态情况和感悟,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关注的问题、困惑的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把控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传道解惑,使得教学有的放矢。

  高职学生虽然关心发生在自己周边的社会民生问题,但缺乏是非辨别能力,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如,今年发生的广东茂名PX项目事件,我院有学生是茂名生源的,看到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图片和死伤人员数据后,片面认识问题。这时,任课教师通过班级的微信平台,适时共享对此事件客观分析,尤其是对不合事实的图文进行证伪,并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对此事件正确的看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所起的作用是有效的。

  3.2 借助网络平台推送教学资源

  教师借助微信平台发布课程相关的知识,比如人生、生活、道德养成、时事评论等内容,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学生可自行阅读浏览。学生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习,提高了课余时间的利用率和学习的效率。“虽然微信的信息是碎片式的,但是一旦大量碎片式的信息集中围绕在某一个热点问题之下,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浓厚的网络舆论氛围,占据思想教育的制高点。”①

  教师也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贴近现实、贴近大学生生活,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作为讨论主题,在学生交流和讨论中做好“意见领袖”的角色。如,我院学生对于今年“东莞扫黄”新闻,关注度很高,但不少认识有失偏颇,结合“概论”课相关授课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东莞扫黄”事件展开讨论。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及时回应,推送相关的评论文章和视频,作为“意见领袖”引导舆论导向,达到教育目的。

  把高职思政课放在生活的大环境中,立足于高职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使思政课成为一门让学生真正受益的课程。

  课题项目:本文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研究”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80.

  教学生活化视阈下高职思政课的改革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