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sansa2025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一、精心制定课程导入,让学生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1.使用故事导入法

  通过研究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发现,他们对故事抱有很大的兴趣。因此,作为初中历史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收集一些和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在讲课过程中把收集到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出,让学生融入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例如,讲解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可以结合《水浒传》进行讲解。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读过《水浒传》,即便没读过的学生也看过《水浒传》电视剧,对剧中的人物耳熟能详。通过对比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形象地了解历史,不知不觉中进入状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在讲述《西方文明历史起源》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讲述一些和西方文明起源有关的小故事或者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可以结合《西游记》进行讲解,《西游记》中有很多类似于西方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通过穿插《西游记》中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状态,也可以通过讲解古希腊神话,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课本外的知识更加渴望,这些插曲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已经达到了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的目的。

  2.使用歌谣导入法

  历史的特殊性和实事求是导致历史课的死板,致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备感枯燥和乏味。加之历史往往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更加剧了学生在理解和学习历史问题过程中的难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枯燥难懂的历史问题转化成快乐轻松的学习体验,对初中历史教师就有了相当严峻的考验。歌谣是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时期的重要反映,对特定历史现象做出最公正、最恰当的评价,同时有的歌谣不乏高效诙谐,在烘托课堂氛围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以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尝试歌谣教学法的一个课前场景为例,“始皇统一有功绩,焚书坑儒该受批。赋税沉重兵徭役,割鼻斩脚法严厉。秦皇暴政民不满,二零九年举首义。大泽乡里陈吴起,败后项刘又继续。破釜沉舟项羽计,巨鹿歼灭秦主力。刘邦带兵先入关,亡秦就在二零七。”我只要起个头,学生就会跟着背,会背的学生自然用心用力去背,不会背的也赶紧去找历史课本。这种方式既让学生复习了上一课的知识要点,又提醒学生该上历史课了,赶快做好上课准备。可谓一举两得。

  二、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加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

  1.利用教材插图,让知识更具直观性

  历史教材中,教材插图占据了很大比例。教材中的插图不仅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还具有很大的趣味性。这是我们教材的主要特点。比如,历史教材中各种人物的肖像,能够使学生对古代的名人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教师可以对这种插图加以充分利用,特别是一些蕴含内涵的漫画,累加起来组织独特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除了感觉新奇刺激外,同时对之前所学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理解。融会贯通,也能为日后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很早之前的课题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记。这样的方式,不单单使学生感觉乏味,教师也容易厌倦。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大部分学校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可以集形声于一体,更加直观、形象。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把具体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比如,讲解辛亥革命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网上搜一些电影,以其中某个片段为例,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总而言之,对初中生而言,要想学好历史知识就必须培养浓厚的兴趣,这不仅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也为今后历史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作为初中历史老师要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辅以现代化的教学仪器为学生呈现一节节直观、生动、趣味的历史课堂,以便于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时代不同国家的历史,让学生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判断。但在初中的教育阶段,由于我国在教育上长期采用的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导致历史教学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学生与老...

    sansa2025未命名
  •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是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通过课堂引导学生对已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从而使学生具备独立见解的能力。这要求历史老师提升自身素质,将学生当前学习能力和教材知识有效结合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9-0-01 当今世界??际竞争日趋激烈,不管是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还是军事领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究

    初中历史知识非常繁杂,而且存在很多的历史矛盾甚至是谜案,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会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却出现了“零问题、零提问”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 本文将从初中历史课堂提问过程的不...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现代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的实质意义应该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帮助他们走上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也针对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属性提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问题意识的内涵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巴克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于教育而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此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问题,否则就谈不上发展谈不上创新。在初中...

    sansa2025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