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sansa2025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095-0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注重语言情感理解表达与兴趣的内在联系,认为激发学生兴趣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必要途径。

  一、注重语言启迪,诱发学习兴趣

  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在教学中起着传授知识和感染学生的重要作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创设新颖别致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求知的磁力,有了这种力量,学生就会闯进知识的殿堂,就会在对知识的探索中自觉的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一篇好文章,一部成功的小说或电影,无不一开头就那样的生动,那样的引人入胜,驱使你追索下文,诱发你去看个究竟。我认为上课也是如此,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用完美的语言去启迪、影响、感染学生的心灵。

  我在教《繁星》一课的时候使用了这样一段导言:“同学们,你们热爱美丽而奇异的大自然吗?你们善于观察吗?在那晴朗的夜晚,群星闪烁的时候,你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否油然而生?月光如水的夜晚固然可爱,但繁星密布的星空更令人神往。现在让我们随着巴金爷爷的思绪来共同体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观看星空时的不同感受。”

  导言结束后,紧接着播放《繁星》一课的多媒体课件和配乐朗读,这样星空广袤神奇的景象顿时展现在学生眼前,作者对星天的深情赞美和真挚感人的话语顿时萦绕于学生耳畔。充满感情的导言,声情并茂的画面,激发了学生对星天的爱,从而增加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眷恋。

  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分析,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言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得到升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每节课我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认真构思,推敲词语,不但使导言巧妙恰当,而且在讲述、点拨、小结中都力争达到准确明晰,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这种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间的联系,凡能符合需要的事物都会引起愉快的情感。学生只有在心境舒畅、友好愉快的氛围中,才能顺利的接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一思维特点,恰当利用直观教具,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情感,增强教学的具体性、生动性、可感性。使学生对教学活动本身发生兴趣,各种教学情境的设置力争富有新鲜感,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文内容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很难直接产生活生生的事物形象。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形声同步的教材,变生硬死板的文字形象为活灵活现的实体形象,会产生激励、愉悦的审美效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如:组织学生讨论或朗读课文,配以恰当音乐渲染气氛,以唤起学生的情感的体验。课文《趵突泉》写景抒情,教学时播入配乐朗读和影像,使学生在听读感知、欣赏体味中仿佛置身于趵突泉公园里,尽情地欣赏凉亭旁、垂柳下池水清澈,大泉不断翻滚,小泉不断地冒出形态各异的气泡的美景。一名学生看后充满激情地述说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趵突泉太美了,难怪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影视的形象往往更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我运用录像再现长征路上小红军为了不想拖累陈赓同志,一步一步说服陈赓骑上马先走的感人情景,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小红军为了不拖累别人,宁可牺牲自己的高尚品格,更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强化口语表达,促发真正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里活动指向集中到学习对象上,兴趣也就成为学习活动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情感、理解、表达与兴趣的内在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提高各种能力,才能有所创新。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很好的表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上课伊始就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在讲授《五彩池》一课时,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探讨、汇报,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能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个引入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在教学过程中,我除了开端引趣的方式“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有从众心理,无论自己对问题是怎样理解的,总是习惯自己的说法和大家一致,希望自己的说法以课本为主,以老师为标准,这样局限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于是我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打破从众心理的局面,引导学生去标新立异,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尽情的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浅析小学生语文高效教学的途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教师要做好历史教学的备课工作,做到对每堂课讲的内容烂熟于心,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串联式地把历史教学当成故事来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是其中之一。笔者在本文中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以期进一...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4-01 职高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1]这也表明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对职高语文...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时政教育中的作用

    “时政”是“时事政治”的简称,指的是近期国际、国内的政治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是培养其政治素养、鼓励其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大学生时政教育是社会、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时政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也表现出了新的诉求,其中,对新...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如何做好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众多因素造成了许多单亲学生群体的出现。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如何做好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单亲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1.单亲学生存在自闭问题...

    sansa2025教育师范
  • 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点滴体会

    思想道德课是中职学校推进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对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领略人生的哲理,提高自身的修养,正确地认识、评价、把握自己,真正地、持久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树立为之不懈努力的信念和决心,从而真正地在自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10(c)-0160-03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odes of clinical practice fo...

    sansa2025教育师范